[实用新型]连铸机二冷水喷嘴升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770.X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君;李亮;梅康元;米进周;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B05B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机二 冷水 喷嘴 升降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机二冷水喷嘴升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连铸机的二冷水喷嘴总体没有升降控制,二冷水喷嘴的布置必须覆盖连铸坯的最大宽度要求且不可调整,因此当生产宽度较小的铸坯时,铸坯边部和角度会由于冷却过度而产生裂纹。
但是,随着控制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固定式二冷水喷嘴配置方案不利于连铸冷却工艺的优化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适应现代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连铸机的要求。
为此针对现代板坯连铸机产品种类繁多、板宽调节范围大、对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需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二冷水喷嘴升降电气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连铸机二冷水喷嘴总体没有升降控制,二冷水喷嘴的布置必须覆盖连铸坯的最大宽度要求且不可调整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机二冷水喷嘴升降控制系统,包括喷嘴,还包括与喷嘴固定连接的喷淋架,与所述喷淋架连接的升降油缸;
所述升降油缸腔上设有高速开关阀,所述高速开关阀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用于测量喷嘴位置的检测单元连接,同时PLC控制器还与用于取得喷淋架状态及参数的工艺操作监控单元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为位移传感器。
所述工艺操作监控单元与PLC控制器通过交换机采用工业以太网进行通讯,所述PLC控制器通过CANopen现场总线与位移传感器进行通讯。
所述PLC控制器的I/O输入/输出接口:
PLC的输入接口I0.0:升降远程操作选择;
PLC的输入接口I0.1:升降机旁操作选择;
PLC的输入接口I0.2:升降上升操作;
PLC的输入接口I0.3:升降锁定操作;
PLC的输入接口I0.4:升降下降操作;
PLC的输入接口CANopen节点地址11:内弧传动侧喷嘴位置;
PLC的输入接口CANopen节点地址12:内弧非传动侧喷嘴位置;
PLC的输入接口CANopen节点地址13:外弧传动侧喷嘴位置;
PLC的输入接口CANopen节点地址14:外弧非传动侧喷嘴位置;
PLC的输出接口Q0.0: 内弧传动侧下降;
PLC的输出接口Q0.1:内弧传动侧上升;
PLC的输出接口Q0.2:内弧非传动侧下降;
PLC的输出接口Q0.3:内弧非传动侧上升;
PLC的输出接口Q0.4:外弧传动侧下降;
PLC的输出接口Q0.5:外弧传动侧上升;
PLC的输出接口Q0.6:外弧非传动侧下降;
PLC的输出接口Q0.7:外弧非传动侧上升;
PLC的输出接口Q1.0:喷嘴升降高位;
PLC的输出接口Q1.1:喷嘴升降低位。
PLC控制器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对应关系为非静态,顺序控制和逻辑控制功能由PLC控制器实现,输入接口与输入信号对应,输出接口与输出信号对应。
所述PLC控制器与现场设备间连接电缆均采用航空插头型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工业以太网和CANopen现场总线通讯协议,通过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喷嘴的实际位置值,根据板坯的工艺参数确定喷嘴的最佳目标位置值,通过工艺操作监控单元将位置值下载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实际位置值和最佳目标位置值进行控制运算,控制高速开关阀调整喷嘴的位置,克服了目前连铸机二冷水喷嘴总体没有升降控制,二冷水喷嘴的布置必须覆盖连铸坯的最大宽度要求且不可调整的问题,具有适用性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喷嘴;2、升降油缸;3、位移传感器;4、高速开关阀;5、PLC控制器;6、工艺操作监控单元;7、交换机;8、固定喷淋架;9、升降喷淋架;10、连铸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