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脱霜型汽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0234.8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7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2 | 分类号: | F28F1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脱霜型 汽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化器,具体是指一种自动脱霜型汽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汽化器的换热管,为了增加热交换效率均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翅片管,这种铝合金翅片管取代了传统的绕片式换热管。如中国专利CN10449198U一种防结冰换热管,公开了一种防结冰换热管,包括承压管及分布在所述承压管外表面的多片中沿纵向延伸的径向翅片。带翅片换热管相比传统绕片式换热管由于与空气接触面增大,换热效率提高,但随使用时间增加,其表面仍会结冰霜层且需要关停汽化器化冰,否则汽化器使用效率降低。
从以上描述可看出现有技术的汽化器存在的问题是:将带翅片的铝合金管作为换热管,虽提高了换热效率,但表面仍会结成冰霜层,且表面冰霜层难以除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去除换热管表面冰霜层的自动脱霜型汽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脱霜型汽化器,包括多根垂直换热管,每根换热管外表面设多片沿纵向延伸的径向翅片,所述每个翅片外表面上均有用于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一种自动脱霜型汽化器,包括多根垂直换热管,每根换热管外表面设多片沿纵向延伸的径向翅片,发明人利用汽化器上换热管为垂直型,其外表面上若有附着物则必然会受重力影响的启发,利用降低每根换热管上翅片的附着力,使得换热管上翅片一旦结冰结霜,会在达到一定重量时从换热管的翅片上自动掉落。从而达到自动去除换热管表面冰霜层。
第二、汽化器的换热管外表面上不能增设其他套管,原因在于任何套管都会影响到换热管的换热效率,经过发明人多次研发后发现在所述每个翅片外表面上均有用于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其对换热管的热交换效率影响微乎其微,同时可以明显降低换热管翅片表面的附着力,在保证换热管换热效率的情况下,还达到了冰霜自动脱落的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薄膜层为氨基涂料制成的纳米薄膜层;氨基涂料制成的纳米薄膜层可以在降低金属表面附着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换热管的锈蚀速度,可以提高汽化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每个翅片外表面上均有用于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是指每个翅片外表面上全部设有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全部设有薄膜层可以保证汽化器运行时间很长,但是成本相对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翅片外表面上均有用于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是指每个翅片外表面上部设有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部分设有薄膜层相比原先汽化器运行时间相比可以有效增长,同时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翅片外表面上部设有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是指每个翅片的上部设有薄膜层;由于垂直换热管的下部可以通过人为操作将冰霜除去一部分,所以若是部分设有薄膜层,则薄膜层必设在上部,这样可以更好帮助换热管冰霜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翅片外表面下部设有减少附着力的薄膜层是指每个翅片的下部设有薄膜层;汽化器的换热管分为过冷段、加热段和气化段、汽化器在运行时整根换热管都会结冰霜,但起下部的过冷段和加热段相比上部的气化段的冰霜更多,而设在翅片下部是针对汽化器安装在操作人员较难接触的地方,将薄膜层设在换热管下部可以进一步增加汽化器有效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霜型汽化器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霜型汽化器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霜型汽化器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脱霜型汽化器的结构图。
图中所示:1、换热管,2、翅片,3、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面对霜冻的危害,国内外学者早就开展针对性研究,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报道呈上升趋势。采用发方法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一是超疏水处理固体表面。
所谓超疏水处理防霜冻,就是将铝表面通过处理形成不沾水的表面,水接触到表面后形成水珠滚落,不知形成霜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0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