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9693.9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爱勇 |
| 主分类号: | B03C3/09 | 分类号: | B03C3/09;B03C3/76;B03C3/47;B03C3/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工业烟尘粒子的静电除尘装置,尤其是将排放浓度控制在10mg/Nm3以下的一种低浓度高效率低成本的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静电除尘装置,原理为高压电作用于电晕线,使其带负电并尖端放电释放负电子,致使烟气中粒子带负电,而阳极板为正极,被荷电的粒子趋向正极运动,被阳极板收集。当烟尘粒子在集尘板上累积到一定数量时,用振打装置将其振落于灰斗中,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粒子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类静电除尘器对含尘气流中的微米级粉尘作用有限,再加上受到二次扬尘的影响,使其排放浓度达不到现有50mg/Nm3甚至30mg/Nm3以下,逐渐被市场所放弃,对电除尘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转而寻求布袋除尘,但布袋使用寿命致使后期维护费用极高,换下的布袋对环境也是巨大的污染。为进一步提高静电除尘器的效率保证烟气排放达标,许多企业及科研单位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技术以提高除尘效率,其中主要有:高频高压电源,旋转(移动)电极,除尘器进出口设置电凝聚器,增加电场个数扩大收尘面积等。这些技术并没有改变现有除尘器的缺陷,不能稳定高效的排放。因此,研制一种高效稳定的,维护费用低的除尘器,已成为现有企业的重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电除尘器的二次扬尘,不能保持高效稳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变电场阳极板布局及样式的电除尘器,使其能有效抑制二次扬尘,并保持稳定高效的微距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距高效电除尘器,其包括有框架、灰斗、圈梁、进口封头、气流均布板、壳体、内顶盖、外顶盖、阴极系统、阳极系统、阳极振打、阴极振打、高压直流电源和出口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系统包括鱼骨针刺型或芒刺型极线的电晕线,所述的阳极系统包括通透型集尘板,所述微距高效电除尘器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框架由四根立柱构成,所述立柱下设置有圈梁,所述圈梁下部连接所述灰斗,所述圈梁上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圈梁上,且环绕一周设置;所述壳体分别设有进口封头和出口封头;所述进口封头中安装有所述气流均布板,所述阳极系统成“W”或“V”型相连布置于壳体内部,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通透方式为格栅形、条形、圆形、矩形或菱形;所述阴极系统交替布置于“W”或“V”型阳极系统中间;所述内顶盖位于壳体上方,所述阴极系统和所述阳极系统安装在内顶盖上,所述内顶盖内部设有横梁,所述内顶盖的上方设有4组绝缘瓷套,每个瓷套都设有一个加热器;所述外顶盖在内顶盖上方,外顶盖上设有一个高压直流电源;所述灰斗为一个锥体,灰斗上部设置走道,走道上放置轴承支架和振打轴,用来构成阳极振打装置;所述灰斗中部设置灰斗挡风板以避免气流短路;所述壳体、进口封头、出口封头、内顶盖、外顶盖和灰斗共同组成了除尘器的密闭空间,在所述密闭空间内设置所述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所述阳极系统为组合式,所述阴极系统通过吊挂穿插设于所述阳极系统中间,并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阳极系统和所述阴极系统被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顶盖的横梁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直流电源放置在所述的外顶盖上,并与所述阴极系统相连,在所述的阳极系统的中部或底部安装有多层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的振打清灰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定时清灰,从而震落阳极系统的灰到所述灰斗中收集;在所述阴极系统的顶部或中部安装多层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的振打清灰装置由自动控制系统定时清灰,从而震落阴极系统的灰到所述灰斗中收集。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系统的通透型集尘板和所述阴极系统的电晕放电极匹配组合,所述的阴极系统的电晕线等间距、交替排列在所述阳极系统的通透型集尘板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及中部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透型集尘板由金属板条、“C”型金属条、金属棒条中的一种或几种、两端框架、中部框架两侧框架构成,且所述的金属板条等间距、平行排列,所述的“C”型金属条等间距、平行或等斜度排列,所述的金属棒条等间距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爱勇,未经许爱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