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次品率的电感切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9228.5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必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品 电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脚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零次品率的电感切脚装置。
背景技术
早前,电感主要靠人工切除多余的引脚部分,其作业效率较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同时,其切除的长度也很难保持一致,不利于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后来,市面上出现了电感切脚机,其通过气缸或电动等方式驱动刀具实现自动切除电感的多余的引脚,其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度,适用于批量生产。
在前述切脚作业之前,通常需要用到LCR测试仪来对电感进行测试,目前,LCR测试仪的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其主要用于测试电导率ρ、介电常数ε、电阻R、电抗X、阻抗Z、导纳Y、电导G、电纳B、电感L、介电损耗D、品质因数Q等;测试时通过人工逐个测试并根据LCR测试仪显示的测试结果将电感分别放置于良口区或次品区,但是,在长时间的高注意力、高强度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极易出现将次品也放进良品区的现象,导致产品的良品率很难得到保证;当然也有些将良品误放入次品区,造成了废料的增加,浪费了企业成本。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次品率的电感切脚装置,其避免了传统技术中不良品进入切脚工序的现象,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也减少了因人工将良品误放入次品区而造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零次品率的电感切脚装置,包括有电感切脚机构、LCR测试仪及控制器;其中,该LCR测试仪包括有仪器主体和用于连接仪器主体和被测电感的测试夹具,该测试夹具一端可插拔式连接于仪器主体上,并其另一端设置有夹持口;该电感切脚机构包括有用于放置电感的治具、用于切除电感多余引脚的刀具、用于驱动刀具的气缸及用于控制气缸动作的控制阀,前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仪器主体和控制阀;该治具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供电感引脚插入的插孔,于该插孔内设置有用于电性连接所插入引脚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前述夹持口连接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具上设置有若干对应前述连接件设置的连接螺柱;该连接螺柱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相应连接件上,并于该连接螺柱的上端连接有导线,该导线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被夹持于前述测试夹具的夹持口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CR测试仪的仪器主体上设置有液晶屏、按键区及工作状态指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阀为一脚踏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LCR测试仪与电感切脚机构整合,在插入引脚后先测试,测试为良品才能通过控制阀进行控制切脚动作,这样,避免了传统技术中不良品进入切脚工序的现象,确保了产品的100%良品率,即零次品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人工将良品误放入次品区而造成的浪费;
以及,作业人员不需要如传统技术中那样高注意力、高强度地进行测试工序,降低了作业人员的疲劳程度,也提高了整体工序的作业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感切脚机构 11、治具
111、插孔 12、气缸
13、脚踏阀 20、LCR测试仪
21、连接仪器主体 22、测试夹具
30、控制器 41、连接件
42、连接螺柱 43、导线
50、电感 51、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零次品率的电感切脚装置,包括有电感切脚机构10、LCR测试仪20及控制器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必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必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拐曲轴的锻造模具
- 下一篇:钢筋调直机的调直筒内双向牵引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