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9185.0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明;曹雅琴;王青;高志远;李瑞斋;宋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器。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技术,是把固体(颗粒)和液体从混合物中分离的过程。目前,常规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离心沉降装置和重力沉降装置等,其是通过固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的原理将二者分离。但是,当混合物中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相近时,上述常规的固液分离装置将无法实现分离效果。
具体以煤的焦化反应为例:煤焦化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包括含有煤焦油的焦油渣水,其中,焦油渣水需要经过进一步地处理分离成焦渣、焦油和灰水,从而得到纯净的焦油,以进行化工生产。但是,焦油渣水中,残渣和焦油混合会产生体积较大,且密度比灰水小的混合泡沫层。该混合泡沫层中的焦油将残渣包裹在内,二者密度相近,从而导致无法使用常规的固液分离装置(例如离心沉降装置或重力沉降装置),以通过密度不同的原理将二者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焦油以供后续生产。
因此,如何实现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及液体进行有效地分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器,能够解决将固体颗粒和液体混合层中的固、液进行有效分离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器,包括罐体、填料破泡层、过滤结构;所述罐体顶端设有固液混合物入口;所述填料破泡层设在所述罐体内;所述过滤结构设在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填料破泡层下侧;所述过滤结构用于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所述罐体上还设有固体颗粒出口、液态有机物出口和灰水出口。
其中,所述填料破泡层位于所述罐体上部区域;所述填料破泡层为具有锐角结构的V型材料,且所述锐角结构朝上设置。
具体地,所述填料破泡层的高度值为所述罐体高度值的1/20至1/2。
实际应用时,所述罐体的固液混合物入口设有第一喷淋结构。
其中,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与所述罐体侧壁物理连接或焊接的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的侧壁设有多孔结构;所述锥形漏斗的底口与所述固体颗粒出口相连通;所述液态有机物出口和灰水出口设在所述罐体下部区域。
具体地,所述锥形漏斗的侧壁与所述罐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15至75度。
实际应用时,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罐体侧壁上倾斜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罐体底壁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齐;或,所述第一挡板的末端横向超出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挡板为实体结构;所述液态有机物和灰水混合液通过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空间溢流,以与所述固体颗粒分离。
具体地,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滤孔;所述滤孔位于所述第二挡板距底部1/3高度以上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还包括具有第二喷淋结构的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通过水泵与所述灰水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器中,包括罐体,和其内的填料破泡层,以及填料破泡层下侧的过滤结构,还包括位于罐体上的固液混合物入口、固体颗粒出口、灰水出口和液态有机物出口。具体地,所述分离器通过其内的过滤结构,将从固液混合物入口处进入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操作,形成独立的固体颗粒、灰水及液态有机物,并通过固体颗粒出口、灰水出口及液态有机物出口分别将固体颗粒、灰水及液态有机物单独排出。以煤的焦化反应为例,焦油渣水混合物首先通过罐体顶端的固液混合物入口进入罐体内;然后通过罐体内的填料破泡层,从而完成破泡操作,即消除焦油与残渣混合形成的泡沫层,进而使焦油与残渣独立存在,避免焦油将残渣包裹在内;之后(已消除泡沫层的)焦油渣水混合物通过填料破泡层下侧的过滤结构,从而完成残渣与混合液(含有焦油及灰水)的过滤操作,即实现固、液的过滤、分离,进而使残渣从罐体上的固体颗粒出口排出;再后焦油及灰水形成的混合液,会因不溶性及密度不同,自然分层(焦油密度小分布在上层,灰水密度大分布在下层),通过控制使焦油和灰水分别从液态有机物出口和灰水出口排出,进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器很好地实现将焦油渣水分离成固体颗粒(残渣)和液体(焦油及灰水)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器中填料破泡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