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8598.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胡仁宝;郑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213;H01R13/40;H01R12/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很多传统的电源连接器都是将导电端子自后向前组装,即让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采用硬干涉配合。由于电源连接器一般都会在绝缘本体上设定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卡扣,当与对接连接器相互插拔时,需要将对接连接器相对卡扣下压后才能拔出。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保证每个使用者都能先下压对接连接器后再拔出对接连接器,因此在对接连接器插拔的过程中,尤其是直立式的电源连接器,它的绝缘本体将会因为较大的力量而向前脱离导电端子,仅剩导电端子在电路板上,进而影响到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性能。除了上述现象外,一般电源连接器的安装面直接贴附安装在在电路板的表面上,容易导电端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尽快散发出去,这样会导致电源连接器的性能损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还会出端子传输性能的降低。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快散热,且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紧密固定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与外界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的安装面,沿前后方向贯穿对接面与安装面的若干端子收容槽,位于对接面与安装面之间用以定位导电端子的间隔壁,及贯穿间隔壁且与端子收容槽相连通的散热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向前延伸并收容在端子收容槽内的对接部,定位在间隔壁上的固持部以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超出间隔壁的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位于安装面与间隔壁之间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散热槽相连通以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热对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包括自安装面向间隔壁方向凹陷形成的散热腔,所述焊接部暴露在散热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沿安装面所在平面的多个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前后连接对接面与安装面且位于端子收容槽上方的顶壁,所述散热部还包括自安装面向前凹陷形成于顶壁上的若干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散热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间隔壁的四角向后突伸的安装块,所述安装面位于安装块的最后方,所述散热腔在所述安装面所在平面的上下左右方向均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在间隔壁后方排列成两排,所述绝缘本体在焊接部两侧自间隔壁向后凸伸形成安装肋,所述安装面位于安装肋的最后方,所述散热腔在所述安装面所在平面的上下左右方向均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上突设有凸台,所述端子收容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间隔壁,所述间隔壁设有向端子收容槽内延伸的以抵持凸台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使得导电端子仅能自对接面朝向安装面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自间隔壁向所述端子收容槽内突伸的第一突伸块和第二突伸块,所述第一突伸块突伸入端子收容槽内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突伸块突伸入端子收容槽内的宽度以形成台阶状部位卡持限位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伸块和第二突伸块分别自端子收容槽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面突伸形成,所述凸台卡持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一突伸块之间,并搁置于两个所述第二突伸块上,以同时在导电端子插接方向和绝缘本体长度方向上限制所述凸台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伸块上设有倾斜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自端子收容槽内壁面沿导电端子插接方向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设置有位于安装面与间隔壁之间的散热部,使得电连接器能够尽快的散热,确保所述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使用性能稳定,达成与对接连接器有效的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所示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