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丛降水截留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8567.1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梅;韦炜;杨金莲;杨永华;易玉媛;蒋积荣;肖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4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丛 降水 截留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被截留降水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灌丛降水截留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植被的降水截留测量通常使用承雨器或者自记雨量计等装置直接测定出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前者与后者之差为植被的降水截留量。灌木是山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祁连山区的灌木面积占总面积的68%,因为灌丛分布的异质性特征,要准确测量灌丛的降水截留量,需要在各处的灌丛下分别设置承雨槽或自记雨量计,增加了测量装置成本和测量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大且经济实用的灌丛降水截留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灌丛降水截留测量装置,包括丛外降水测量装置和穿透降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丛外降水测量装置为一台自记雨量计,设置在灌丛上方;所述穿透降水测量装置包括一台自记雨量计、一个雨量计盖、至少两个承雨槽和承雨槽遮雨装置,所述雨量计盖包括顶板和侧壁,所述侧壁上有进水口,所述承雨槽为长条状凹槽,头端连接所述进水口,尾端向上倾斜,所述穿透降水测量装置设置在灌木从下方,承雨槽未被灌丛遮盖处设置承雨槽遮雨装置。
所述承雨槽的头端嵌入所述进水口,并焊接在所述雨量计盖上。
所述承雨槽遮雨装置为套接在所述承雨槽上的防水套。
所述承雨槽遮雨装置为黏接在所述承雨槽凹槽开口上的防水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丛截留测量装置,即考虑降水的特点,又考虑灌丛的结构特征,满足对降水截留过程的观测。因为灌丛冠层结构差异的特点,在测量区域内灌丛下方设置自记雨量计,但是降水的收集采用多个连接该自记雨量计的承雨槽,扩大了测量区域;相同面积内丛外降水量与穿透降水量的差为灌丛的截留量。采用自记雨量计,在时间步长方面,可以在分钟尺度上,可以在降水事件尺度上,也可以在月、季节和全年尺度上对灌丛的降水截留进行观测。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灌丛截留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灌丛截留测量装置包括一台设置在灌丛上方的自记雨量计作为丛外降水测量装置1,穿透降水测量装置2包括一台自记雨量计3、一个雨量计盖4、六个承雨槽5和承雨槽遮雨装置6,所述穿透降水测量装置2设置在所测灌丛区域下方,图中灌丛未示出,将自记雨量计3设置在灌丛下方中心位置,灌木冠层下方约30cm处,雨量计盖4包括顶板7和侧壁8,侧壁上有进水口9,承雨槽5头端嵌入进水口9,并与接触部位焊接固定。
所述自记雨量计为美国Davis公司生产的HOBO翻斗式自记雨量计,口径为20cm,所述承雨槽5为长条状“V”字形结构,铝合金材料制成,长1.2m,口宽6.5cm。
使用时,设置两台自记雨量计3的记录时间和记录频率,丛外降水测量装置1可测的丛外降水量,穿透降水测量装置2可测得灌丛穿透降水量,经过换算得到相同时间内相同面积的丛外降水量和穿透降水量,两者之差既为灌丛截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掖市寺大隆林场,未经张掖市寺大隆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报警的农田水利系统
- 下一篇:非接触式空心车轴探伤探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