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提式采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8301.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张晨;郭凯;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提式采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水器,特别是一种抽提式采水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浅水养殖池塘(如养鱼池、海参圈等)水样的采集时,传统的采水器都是通过绳索悬吊在池塘一定水深处,然后将采集到的水样提取到岸上后,将其注入溶氧瓶中进行溶氧试验和测定,一方面操作较为麻烦和繁琐,另一方面在采水器从采水水层升至水面的过程中,其内的水体有可能会与池塘中的水体发生交换,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传统的采水方式一次仅能够获得一份样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在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的抽提式采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抽提式采水器,包括设置在主握杆1底端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主握杆1内套接有可轴向运动的提拉杆3,在提拉杆3的侧面设置有把手4,而主握杆1上开设有与把手4运动范围相配的长孔5,提拉杆3底端设置的活塞6位于壳体2的内腔中,壳体2的底端连接有带有下端盖开口11的下端盖7,下端盖7内纵向的设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导套8,导套8内活动套接有导柱9,所有导柱9的上端均与盘式进水阀10连接,而盘式进水阀10与下端盖开口11相配,在壳体2的底端还连接有溶氧瓶托架12,在溶氧瓶托架12上设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托盘13,每个托盘13内都放置有溶氧瓶14,在溶氧瓶14的瓶口处设置有瓶盖15,在壳体2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16,每个出水口16上都连接有出水管17,每个出水管17的出水端都位于与其对应的溶氧瓶14的内部,瓶盖15上设置有瓶盖开口18,与瓶盖开口18相配的内盖19能够在瓶盖15内纵向运动,并且瓶盖15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0。
所述壳体2上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度盘21。
所述主握杆1的外表面画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抽提式采水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采水器存在的:采水深度的精确性难以保证、一次操作仅能够一份样品、样品在回收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水层水体进行交换等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采水器结构,它可以准确的深入指定深度的水层并进行采水,同时可以一次性在水下为多个溶氧瓶进行注水操作,在避免了样品污染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采水的工作效率。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溶氧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溶氧瓶及其瓶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抽提式采水器,包括设置在主握杆1底端的壳体2,在主握杆1内设置有提拉杆3,这个提拉杆3能够相对于主握杆1做轴向运动,在提拉杆3的侧面设置有把手4,而在主握杆1上则开设有与把手4的运动范围相配的长孔5,在提拉杆3的底端设置有活塞6,这个活塞6位于壳体2的内腔之中,在壳体2的底端连接有下端盖7,下端盖7上开设有下端盖开口11,并且在下端盖7内还设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导套8,每个导套8内都活动连接有导柱9,所有的导柱9的上端均连接在盘式进水阀10的下端面上,而这个盘式进水阀10的形状、大小与下端盖开口11相配;在壳体2的底端还连接有溶氧瓶托架12,在溶氧瓶托架12上则设置有多个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托盘13,每个托盘13内斗可以放置溶氧瓶14,在溶氧瓶14的瓶口处配有瓶盖15,在瓶盖15上设置有瓶盖开口18,与瓶盖开口18相配的内盖19能够在瓶盖15内纵向的运动,并且在瓶盖15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水口20;在壳体2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16,每个出水口16上都连接一个出水管17,而每一个出水管17的出水端都穿过瓶盖15后位于与其对应的溶氧瓶14的内腔中;在壳体2的上端盖上设置有透明度盘21,而主握杆1的外表面上则画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压力报警装置的单体抽吸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保温效果的热液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