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大回转体零件台阶端面的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8140.1 | 申请日: | 2014-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幼芝;曾旭东;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赵云 |
| 地址: | 65011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大回转 零件 台阶 端面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械零件的加工夹具,主要用于对大型回转体零件内孔台阶端面进行磨削加工。
背景技术
在光电行业中,大量的较大晶体基片和光学平板需要进行平面的精磨和抛光加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行业中面板和基片的面积要求越来越大,厚度要求越来越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两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一些高精度的平面加工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研发的FLLPM326-1070晶体双面抛光机设备中,为保证抛光机设备使用性能,必须使设备的主要零件达到所需的技术要求,如其中有一个大回转体零件(见图1)所示,直径φ在500mm以上,它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差要求小于0.005mm,各面的平面度误差要求在0.005mm以内。由于零件尺寸较大,现有的车床精加工后,达不到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圆磨和平面磨床设备又不能进行磨削加工,只有通过钳工师傅手工铲刮完成,这样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而且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偏低,不能适应现行生产的需要,此技术难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目的是:根据目前加工大回转体零件台阶端面存在的技术难题,设计一种新的夹具,对大回转体零件进行合理的夹持,使其台阶端面的加工投入正常的机械加工程序,从根本上取消人工铲刮加工工序,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现行批量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用于加工大回转体零件台阶端面的夹具包含定位轴、上压块、压紧螺栓、推力球轴承、主体、螺钉、下压块、深沟球轴承,具体结构:将定位轴装入主体中,径向与深沟球轴承配合定位,轴向与推力球轴承配合定位,并可承受向下的轴向载荷,在定位轴的下方,下压块通过螺钉与定位轴连接,以调整收紧推力球轴承与定位轴的间隙,使定位轴相对主体可灵活转动;上压块通过压紧螺栓与定位轴连接,用来压紧大回转体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完全达到设计目的,由于零件上所需的平面是在一次性装夹中完成的,保证了平面之间的平行差要求,平行差小于0.005mm,平面度误差也在0.005mm以内。生产效率比原加工提高数十倍以上,技术质量得以保障,制造成本明显降低。此夹具只要对定位轴装夹零件处的结构略加改动,既可对不同大型回转体零件内孔台阶端面进行磨削加工,也可对大型回转体零件外圆台阶端面进行磨削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被加工大型回转体零件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加工大型回转体零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4,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用于加工大回转体零件台阶端面的夹具由定位轴1、上压块2、压紧螺栓3、推力球轴承4、主体5、螺钉6(四颗均布)、下压块7、深沟球轴承8等组成,具体结构:
参照图2,将定位轴1装入主体5中,径向与深沟球轴承8配合定位,轴向与推力球轴承4配合定位,并可承受向下的轴向载荷,在定位轴1的下方,下压块7通过螺钉6与定位轴1连接,以调整收紧推力球轴承4与定位轴1的间隙,使定位轴1相对主体5可灵活转动;
上压块2通过压紧螺栓3与定位轴1连接,用来压紧大回转体零件(见图4)。
所述的压紧螺栓3、推力球轴承4、螺钉6、深沟球轴承8,均为市场上购置的标准件。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机床(加工中心或转速较高的铣床)台面11上;在机床台面上对夹具上端定位面进行磨削(见图2),以便消除夹具组装后的累积误差,减小夹具定位面的端面跳动;再把大回转体零件10安装在夹具上并用上压块2和压紧螺栓3压紧;磨削量尺寸在电气系统的控制下,由与机床主轴连接的碗形砂轮9对大回转体零件按、面的顺序进行加工, 磨削过程中,由操作者适当转动工件,最后完成对大回转体零件台阶端面的磨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ICC置管病员服
- 下一篇:轨行钢轨铣削打磨机械的铁屑磨粉收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