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轮胎胎型识别器及专用红外检测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201.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文博;王琼;王建云;赵晓涛;赵新梅;陈增典;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G01B11/04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13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轮胎 识别 专用 检测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红外探测机构是否被轮胎压轧来检测轮胎的宽度和轮胎横向是否连续。根据宽度和横向的连续性判断轮胎为单胎或双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轮胎识别器都是采用若干个模拟传感器并联成的,用每个传感器对应的一个独立的检测通道,根据测得受压传感器的数量、分布情况,判断出车了的单双胎数据,在结合软件来分析车辆的轮胎数据。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一.由于装置比较小并且埋装在路面,通常无排水系统。传感器长期处于浸泡和潮湿状态。由于装置要使用12到16个传感器所以无法选用质量比较好的传感器。传感器在该环境中使用寿命很短通常不到一年。
二.装置长度为1.6米到2米,要在该尺寸中安装12到16个传感器,由于体积限制通常选用8吨到10吨量程的传感器。该量程不能覆盖所有的行驶车辆,当车辆轴压力超过该量程时容易损坏传感器。
三.路面灰尘和沙粒较多,当灰尘和沙粒将传感器卡死将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四.由于受传感器体积限制,只能安装12到16个检测点,分辨率较低,错误率较高。该装置通常检测正确率为98%左右。
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检测模块,模块采用橡胶硫化克服了以上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红外轮胎胎型识别器,以提高轮胎识别器使用寿命。
红外轮胎胎型识别器,其由多个依次摆放封装,在安装腔体内的红外检测模块构成,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由腔体、压盖通过密封胶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具有支撑架,支撑架由支撑弹簧将其顶到压盖底部并随压盖上下直线移位,支撑架上制有透光孔,在透光孔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所述识别器专用专用红外检测模块,其由腔体、压盖通过密封胶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具有支撑架,支撑架由支撑弹簧将其顶到压盖底部并随压盖上下直线移位,支撑架上制有透光孔,在透光孔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器件红外检测模块采用橡胶硫化技术和密封胶进行完全密封,红外检测模块在安装腔体中又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封,所以装置可完全防水、防尘。水浸、灰尘和沙粒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功能。
根据路面尺寸,胎型识别器的安装长度为1.6米到2米,红外检测模块由于体积较小。在相同空间可安装更多的检测模块。提高了识别分辨率。
红外检测模块的结构可承受更大的力,当车辆轴重超过弹簧收缩行程时轴的力将自动分配给路面因此不会由于轴重过大而破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红外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红外轮胎胎型识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核心为红外检测模块,该模块具有体积小、密封好、耐压性好等优点,具体如图1所示,由腔体1、压盖9通过密封胶2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具有支撑架5,支撑架5由支撑弹簧6将其顶到压盖9底部并随压盖9上下直线移位,支撑架5上制有透光孔4,在透光孔4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3和红外接收管8。压盖9采用硫化橡胶并与腔体硫化为一体。支撑架5顶部与压盖9底部硫化为一体。模块由腔体、硫化橡胶、密封胶组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支撑架上由支撑弹簧将其顶到硫化橡胶底部,当硫化橡胶上受力能克服弹簧支撑力后支撑架向下移动,支撑架的透光孔也随支撑架向下移动,当硫化橡胶上的力释放后支撑架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正常位置。在透光孔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当支撑架的透光孔随支撑架向下移动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光速被遮断,当恢复正常位置时光速将透过。从而在红外接收器上将出现两个状态:红外遮挡和红外透过,这两个状态分别对应有轴碾压和无轴碾压。
红外轮胎胎型识别器如图2所示,红外检测模块依次摆放在安装腔内,安装腔长1.6米,宽0.2米。共摆放24个红外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安装好后整个腔体用环氧树脂进行灌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刹车底座钻模工装
- 下一篇:一种铜板压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