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627.6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王亮;沈毅;曾庆瑜;周鹏;郝继笑;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下室 外墙 结构 基坑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施工中用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具体为一种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物的结构改造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与新建工程不同,改造工程往往比较复杂,常出现因场地狭小,临近建筑物等原因导致普通施工方法及工具无法适用的现象,特别是改造工程周边建筑物、管线多,原有地下室外墙临近道路及建筑物,场地周围放坡条件有限,应控制基坑支护位移量,防止因基坑周围荷载与车辆通行导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变形牵带的影响,所以如何解决改造工程基坑支护是目前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此组合基坑支护方法在利旧节能的前提下,能有效的解决特殊工程中基坑开挖支护困难的问题。
具体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结构外墙和位于原有结构外墙下的土基;所述原有结构外墙上设置有锚索;所述土基内设置有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多根混凝土工字钢暗柱,并且混凝土工字钢暗柱中的暗柱工字钢的顶部与原有结构外墙底部的钢筋焊接连接,所述混凝土工字钢暗柱之间的土基上还设有锚索、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工字钢暗柱、锚索、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护壁组成下部新建支护结构。
所述原有结构外墙高度小于10m,所述锚索分别在地面下2.5m、5m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向每道锚索之间通过锚头的锚头工字钢固定连接。
所述混凝土工字钢暗柱尺寸为400*400mm,水平间距为0.8m,下部嵌入基坑底部0.5m,柱身混凝土采用喷射混凝土。
所述暗柱工字钢顶部设有工字钢垫板,底部设有矩形钢垫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遵循利旧节能原则,涉及在拆除旧建筑结构后新建工程施工中用到的一种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方法。通过采用原结构墙加锚索与工字钢暗柱组合基坑支护方法,有效的对旧建筑结构改造基坑开挖进行了支护,与传统支护形式相比,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减少了旧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护坡桩等费用投入,节省了放坡占地,缩短了工期,为旧建筑改造工程的基坑支护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组合支护结构剖面图;
图2为组合支护结构立面图;
图3为锚索锚头大样图;
图4为混凝土工字钢暗柱剖面图;
图中,1-原有结构外墙;2-土基;3-锚索;31-锚头;32-锚头工字钢;33-承压板;34-楔形垫块;4-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1-暗柱工字钢;42-工字钢垫板;43-矩形钢垫板;44-柱身喷射混凝土;45-钢筋网;5-基坑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单个剖面为例,该剖面保留旧建筑墙体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基坑支护槽深为8.520m。
参见图1-4,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原有结构外墙1和位于原有结构外墙1下的土基2;所述原有结构外墙1上设置有锚索3(形成锚索支护墙),水平向每道锚索之间通过锚头31的锚头工字钢32固定连接;所述土基2内设置有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多根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并且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中的暗柱工字钢41的顶部与原有结构外墙底部的钢筋焊接连接,所述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之间的土基2上还设有锚索3、钢筋网45和喷射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锚索3、钢筋网45和喷射混凝土护壁组成下部新建支护结构。
所述原有结构外墙1高度小于10m,所述锚索3分别在地面下2.5m、5m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向每道锚索之间通过锚头31的锚头工字钢32固定连接。
所述混凝土工字钢暗柱4尺寸为400*400mm,水平间距为0.8m,下部嵌入基坑底部0.5m,柱身混凝土采用喷射混凝土。
所述暗柱工字钢41顶部设有工字钢垫板42,底部设有矩形钢垫板43。
基于老旧地下室外墙结构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附图使用锚索对上部原有墙体进行补强。
(1)保留原有地下一层外墙结构,在拆除剩余地下一层结构后在地面下2.50m 位置设置一道锚索3,水平间距1.6 米,锚索孔径为Φ150,锚索长度为16.0m,其中自由段长为5.0m。锚索3选用3 束1860 预应力钢绞线,倾角为15°,锚孔内常压灌注水灰比为0.5 的水泥浆,浆体强度不低于M20。锚索设计抗拔力335kN,锁定力250kN,承压板300×25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铁塔基础地脚螺栓定位模板装置
- 下一篇:深层夯扩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