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实验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6283.9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秦涛;李聪利;梁晓林;方静;李洪海;刘钧元;秦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因素 快速 老化 相色管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实验箱。
背景技术
相色管作为电缆终端附件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标志线路分支、交叉处线芯相位的区分,以便于巡视人员识别、检查电缆线路,防止误接等现象发生。相色管的颜色很多,但主要以黄、绿、红为主,用于区别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在实际电力电缆应用中,大部分相色管运行一年左右就会出现老化褪色等问题,分不清三相,为检修带来不便。为了获得准确的试验结果,掌握相色管的老化规律,急需提供一种化学侵蚀协同电/热/紫外辐射多因素一体化相色管老化试验装置,但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未有上述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模拟真实工况的化学侵蚀和电-热-紫外辐射一体化的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实验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实验箱,包括箱体、上盖、管式保温炉、温度计、紫外灯、化学侵蚀系统以及数据探测系统,箱体顶部安装有有上盖,该上盖垂直固装有温度计,该温度计底部位于箱体内腔,在箱体上设置有侵蚀液注入口,在箱体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灯,在箱体外壁上套装有管式保温炉,数据探测系统包括热偶探头、红外检测仪、共振反射式探头以及NMR核磁检测仪,在箱体侧壁上穿装热偶探头,该热偶探头探测端位于箱体内腔,热偶探头连接端与红外检测仪连接,在箱体底部穿装有共振反射式探头,该共振反射式探头探测端位于箱体内腔,共振反射式探头连接端与NMR核磁检测仪连接,化学侵蚀系统包括侵蚀液池和蠕动泵,侵蚀液经蠕动泵通过侵蚀液注入口注入箱体内腔。
而且,所述共振反射式探头为5mmZ梯度宽带观察探头与5mmZ梯度三共振反射式探头。
而且,在所述紫外灯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涂层。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对化学腐蚀、电、热、紫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相色管老化研究的空白,所设计的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装置能有效模拟真实工况,使之比单因素热老化或者电老化等方法和装置更接近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了试验数据可靠性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老化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因素快速老化相色管的实验箱,包括箱体8、上盖5、管式保温炉6、温度计3、紫外灯7、化学侵蚀系统以及数据探测系统,箱体顶部安装有有上盖,该上盖垂直固装有温度计,该温度计底部位于箱体内腔,在箱体上设置有侵蚀液注入口4,在箱体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灯,在箱体外壁上套装有管式保温炉,数据探测系统包括热偶探头9、红外检测仪10、共振反射式探头12以及NMR核磁检测仪11,在箱体侧壁上穿装热偶探头,该热偶探头探测端位于箱体内腔,热偶探头连接端与红外检测仪连接,在箱体底部穿装共振反射式探头,该共振反射式探头探测端位于箱体内腔,共振反射式探头连接端与NMR核磁检测仪连接,化学侵蚀系统包括侵蚀液池1和蠕动泵2,侵蚀液经蠕动泵通过侵蚀液注入口注入箱体内腔。
在箱体上还安装有高压电极(未示出),高压电极放电端位于箱体内腔。
共振反射式探头为5mmZ梯度宽带观察探头与5mmZ梯度三共振反射式探头。
为了避免紫外灯受到侵蚀,在紫外灯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涂层(未标号)。
箱体上通过市电供电,在供电线路上安装镇流器,管式保温炉、紫外灯均由此供电。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切部开槽机构
 - 下一篇:一种砂石骨料生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