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234.5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本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弘毅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11/06;H01B7/1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抗弯折 复合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控制电缆是用于传输控制电信号电缆,控制电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要求其具有抗弯折性和抗挤压性,例如,在自动控制领域,控制电缆由于随部件摇动或部件挤压,经常会出现弯折等机械损伤的现象;而当控制电缆被弯折或被挤压时,可能会对芯线产生磨损,或是造成芯线变形,对电流或信号传输质量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提高了抗挤压性能和抗弯折性能,不会造成线芯机械损伤和信号传输质量减弱。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包括一根第一控制缆线、X根第二控制缆线和一根中心弹性体,X≥2,第一控制线缆的截面为扁平形,第二控制线缆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弹性体的截面为圆环形;第一控制线缆由第一控制缆芯、依次包覆在第一控制缆芯外的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和第一聚氯乙烯绝缘层、以及填充在第一控制缆芯和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之间空隙的耐火填充材料构成,第一控制缆芯包括位于同一直线上等间距设置的Y根第一控制导体,Y≥2;第二控制线缆由第二控制缆芯和依次包覆在第二控制缆芯外的第二阻燃包带绕包层和第二聚氯乙烯绝缘层构成,第二控制缆芯包括Z根沿第二控制线缆缆芯环形均布的第二控制导体,Z≥2,X=Y=Z,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控制导体相抵;第一控制线缆绕中心弹性体包覆,X根第二控制缆线环绕中心弹性体设置,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二控制线缆相外切,位于两侧的第二控制线缆均与第一控制线缆相外切,在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外依次包覆弹性无纺布绕包层和外护套层;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内侧分别与中心弹性体相外切,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外侧分别与弹性无纺布绕包层相内切。
优选地,第二控制缆芯包括三根沿第二控制线缆缆芯环形均布的第二控制导体,其中靠近中心弹性体一侧的第二控制导体位于复合控制电缆的径向上。
优选地,第一控制导体、第二控制导体均由导体线芯以及包覆在导体线芯外的绕包层、屏蔽层和绝缘层构成。
优选地,中心弹性体和第二控制线缆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在中心弹性体中心设有与其内壁相抵的弹性支撑柱,弹性支撑柱的截面为十字形。
优选地,中心弹性体采用高顺式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硅氟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第一控制线缆绕中心弹性体包覆,X根第二控制缆线环绕中心弹性体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控制线缆相外切,位于两侧的第二控制线缆均与第一控制线缆相外切,在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外依次包覆弹性无纺布绕包层和外护套层;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内侧分别与中心弹性体相外切,第一控制线缆、第二控制线缆外侧分别与弹性无纺布绕包层相内切,保证了复合控制线缆的圆整度。中心弹性体以及中心弹性体内侧的弹性支撑柱在复合控制线缆受挤压时提供一个挤压形变空间、或受弯折时提供一个弯折形变空间,避免复合控制线缆在挤压或弯折时受到机械损伤,提高了复合控制线缆的抗挤压性能和抗弯折性能,不仅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复合控制电缆的绝缘可靠性,延长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中第一控制线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中第二控制线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中第一控制线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挤压抗弯折复合控制电缆中第二控制线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弘毅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弘毅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