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030.1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霍子豪;李素娟;吴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0 | 分类号: | B29C5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端口 成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高分子管如TPU管(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胺脂),材质较软,在加热到150℃时变得更软,可被挤压并重新塑型。TPU管生产过程中,先制作出两端平直的管子,然后再在端口成型模具中制作管子端部的尖头。
如图1所示,现有的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其一般包括芯针1、成型模具2、高频线圈3和模具支架4,成型模具2内设有模腔2a,模腔的口径与管子4的外径相匹配,模腔2a的形状有如子弹头,通过高频线圈3可将模腔2a加热到150℃高温,模腔2a的前端有一尾孔2b可穿过芯针1,该尾孔2b用于排出模腔2a内的空气,在管子的端口成型时,将芯针1穿过模腔2a,对芯针1的前端施加外力以将芯针1拉紧,管子5被一夹具6所夹持并压入模腔2a,管子5套在芯针1的外部,在尾孔2b与芯针1之间总存在小量空隙,管子在模腔2a中的部位被加热变得更软,有少量管子材料从模具的尾孔与芯针之间的缝隙挤压出,冷却后形成披锋5a(又称毛刺),如图2所示。同时,由于管子比较软,在夹持管子的时候连芯针也被夹住了,在推动管子的时候,若模具的尾孔尺寸与芯针紧配,则芯针卡死不动,管子也难推动加工;否则芯针与管子同步推动。使用时间长久之后,芯针与模具磨擦,令模具的尾孔磨损,更容易产生披锋,或铍锋厚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高分子管端口成型过程中在管子端口处产生的披锋。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其包括成型模具、芯针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外围,所述成型模具设有用于管子端口成型的模腔,所述模腔的前端设有尾孔,所述芯针包括拉紧段和成型段,所述成型段的前端与拉紧段的末端连接,所述拉紧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成型段的直径,所述成型段的直径与管子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尾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拉紧段的直径而小于所述成型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成型模具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拉紧段穿过所述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位于所述挡板的前方,所述拉紧段穿过所述挡板与拉紧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固定块、压紧螺栓和弹簧,所述固定块设有允许所述拉紧段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芯针垂直的方向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栓与螺纹孔通过螺纹拧紧以将所述拉紧段压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固定块和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芯针还包括与所述成型段的末端连接的夹具段,所述夹具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成型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段和夹具段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变径台阶,所述变径台阶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成型段的直径相同且与成型段的末端对接,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夹具段的直径相同且与夹具段的前端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设备还包括用于夹持管子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块具有卡槽的夹紧块,两块所述夹紧块的卡槽相对设置形成管子的夹持腔。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高频线圈。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芯针包括拉紧段和与拉紧段的末端连接的成型段,成型段的直径与管子的内径相匹配,拉紧段的直径小于成型段的直径,尾孔的直径大于拉紧段的直径而小于成型段的直径,成型段的前端抵在模腔的前端,实现只让空气渗出,而阻止管子熔融材料流出模腔而进入尾孔和芯针的拉紧段之间的间隙,可避免形成披锋。
此外,芯针还设有与成型段的末端连接的夹具段,该夹具段的直径小于成型段的直径,夹持管子的时候,管内壁与夹具段接触但不夹紧,可避免夹持管子的时候芯针被夹住而造成管子推不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分子管端口成型工装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出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芯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