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母液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5734.7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唐洲;张云河;苏陶贵;刘文泽;乐绪清;李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C01G51/04;C01G5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母液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材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反应母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具有比容量高、电压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像机、DVD、MP3等便携式电器的驱动电源。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对其电源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同样的容量发挥前提下,市场需要不断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也就是提高电池活性物质的单位体积填充量。
目前,钴酸锂材料作为锂电池常用材料,其颗粒越大,材料的粒度分布越宽,单位体积填充量越大,即电池压实密度越大,体积能量密度越大。因此钴酸锂的颗粒越大,电池的单位体积储能越多。然而钴酸锂性能与前驱体钴源性能有继承性,因此,如何得到大粒径高密度钴酸锂的前驱体,即碳酸钴和氢氧化钴,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制备大粒径高密度碳酸钴、氢氧化钴等前驱体一般都是以增加物料在釜内的停留时间和增加釜内固液比为基础。第一种增加釜内停留时间的通用方法是增加反应级数(如两级以上反应器),但该方法会造成能损增加。另一种增加釜内固液比的通用方法是向釜内投入晶种等形式,但该方法不利于体系稳定,且操作烦琐,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母液分离装置,其可配合反应釜用于制备大粒径高密度的碳酸钴、氢氧化钴等前驱体,能保证制备过程体系稳定,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母液分离装置,与反应釜连接,包括容器本体、以及与所述容器本体连通的物料回流机构和母液溢流机构;所述物料回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所述母液溢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
更优地,所述物料回流机构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反应釜连通的连接导通机构。
更优地,所述连接导通机构包括法兰和阀门,而阀门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物料回流机构和反应釜连接。
更优地,所述物料回流机构的底面沿连接导通机构方向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大于15度。
更优地,所述连接导通机构沿反应釜方向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15度。
更优地,所述母液溢流机构包括有向外伸出并向下倾斜的导管。
更优地,所述母液溢流机构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导管导通的开关。
更优地,所述导管的数量为2~8个。
更优地,还包括位于容器本体顶端的观察口。
更优地,其材质采用聚丙烯或均聚聚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连接导通机构的设置使得无需改造反应釜结构,即可与其方便连接,并可灵活地调节反应釜内液面高度;
2、多个母液溢流机构使得母液溢流连续,不会引起体系波动,给合成体系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得到高密度大粒径的前驱体。
3、倾斜的物料回流机构使得固体物料可以借助重力作用返回反应釜继续生长,节约原料成本。
4、可通过连接导通机构简单地加装在现有任何反应釜上,操作方便,改造和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应母液分离装置2,包括容器本体21、观察口22、母液溢流机构23、物料回流机构24和连接导通机构25。其中,观察口22位于容器本体21的顶部,便于观察反应母液分离装置2内的母液与物料分离状况;母液溢流机构23设置于容器本体21的侧壁上;而物料回流机构24设置于容器本体21的下端。
连接导通机构25设置于物料回流机构24的底部一侧,并且在沿反应釜1的方向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大于15度,便于物料流入反应釜1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为40度。连接导通机构25包括阀门251和两个法兰252。其中阀门251的一端通过一个法兰252与物料回流机构24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252与反应釜1连接,将反应母液分离装置2与制备材料的反应釜1连接导通。
与容器本体21连通的物料回流机构24,其底面在沿连接导通机构25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大于15度,便于物料流向连接导通机构25。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监控智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维温度场的重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