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钉及汽车防滑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361.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响;张武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常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9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滑垫,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钉及应用该防滑钉的汽车防滑垫。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在使用状态下相对运动的特殊性,例如经常性的加速、减速,紧急情况下的刹车等,使得汽车内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现有的汽车防滑垫一般采用在脚垫上设置凹凸不平的花纹,或是排列防滑钉的方式增加摩擦,防止打滑。但这两种防滑方式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这是因为,花纹虽然相对于防滑垫是凹凸的,但花纹本身相对于接触面仍然是处在一个平面上的,所以当花纹着地或着物时,虽然与光滑的垫子相比有一定的防滑作用,但仍然会出现打滑现象;而防滑钉的排列,由于其大小尺寸及分布密度的不同,最终的脚垫的防滑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汽车公司零件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钉及汽车防滑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滑垫,包括垫体以及凸出于所述垫体表面且阵列设置的防滑钉,相邻两行的所述防滑钉交错设置,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防滑钉之间的距离为14.9mm,相邻两行中的相邻两个防滑钉之间的距离为10.3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每个防滑钉为锥柱状。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每个防滑钉底端的直径为2.7mm,高度为3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每个防滑钉的顶部设置为球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球面的半径为0.75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每个防滑钉包括锥形底部、半球形顶部以及连接在锥形底部和半球形顶部之间的圆柱体中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防滑钉的高度为3mm,所述锥形底部的最大直径为2.7mm,最小直径为1.5mm,所述圆柱体中部的直径为1.5mm,所述半球形顶部的直径为1.5mm。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中,所述防滑钉的材质为橡胶或塑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滑垫的防滑钉,所述防滑钉包括锥形底部、半球形顶部以及连接在锥形底部和半球形顶部之间的圆柱体中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汽车防滑垫的防滑钉中,所述防滑钉的高度为3mm,所述锥形底部的最大直径为2.7mm,最小直径为1.5mm,所述圆柱体中部的直径为1.5mm,所述半球形顶部的直径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申请的防滑钉,能够有效与簇绒地毯和针刺地毯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汽车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防滑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和图2所示,汽车防滑垫包括垫体1以及凸出于垫体表面且阵列设置的防滑钉2,相邻两行的防滑钉2交错设置,位于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防滑钉2之间的距离a为14.9mm,相邻两行中的相邻两个防滑钉之间的距离b为10.3mm。
垫体1和防滑钉2优选为一体成型,其材质优选为塑胶或橡胶。
作为进一步改进,防滑钉2的形状为锥柱状,其包括锥形底部21、半球形顶部22以及连接在锥形底部21和半球形顶部22之间的圆柱体中部23。防滑钉的高度为3mm,锥形底部的最大直径d1为2.7mm,最小直径为1.5mm,圆柱体中部的直径d2为1.5mm,半球形顶部的半径R为1.5mm。
本实用新型中,防滑钉能够有效与簇绒地毯和针刺地毯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防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常熟分公司,未经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常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流动吸附系统
- 下一篇:标签打印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