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182.X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西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腰 骶椎 轴向 融合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腰骶椎融合是临床上治疗腰骶椎退变性、不稳等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常规前路手术易损伤内脏、血管和神经,后路手术对脊柱生理功能干扰大,不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腹腔镜前路锁孔、微创小切口、经皮内固定融合等为代表的新型腰椎前路微创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国内外对腰骶椎间融合内固定都采用外放性手术,它创伤大,出血多,易感染,康复时间长等。2004年由美国的Cragg等人提出,腰骶椎间轴向融合内固定的微创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创融合内固定技术,并在欧美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易感染,康复快并保留了脊柱的完整结构,它的融合内固定率更高、住院时间短等众多优点。因此,倍受脊柱外科医生的青睐,其临床应用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虽具有更好的前屈和侧向稳定性,而在旋转稳定性上较差。为提高抗旋转的稳定性往往需要辅以腰骶椎后路的钉棒系统内固定,这样轴向融合内固定手术和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而手术费用昂贵,众多国人难以承担,且该手术操作繁锁,手术时间长,创伤随之增大,出血也增多。
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腰椎间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装置,为临床应用以及后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填补腰椎间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装置的空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便于推广并且扩大微创技术治疗范围的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连接块,多孔连接块上分别安装有定位瞄准装置和螺钉植入装置,定位瞄准装置上设置有定位瞄准机构;所述多孔连接块与螺钉植入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多孔连接块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定位瞄准装置和螺钉植入装置分别安装在多孔连接块上的通孔上;所述多孔连接块上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紧固孔,紧固孔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螺钉植入装置包括安装在多孔连接块上的植入杆,植入杆为空心设计,在植入杆内插接有植入芯杆,植入芯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手柄,另一端设置有钉杆连接扣,钉杆连接扣连接有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器;所述植入杆上设置有定位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器包括与钉杆连接扣连接的轴向固定螺钉,轴向固定螺钉包括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上分别设置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上安装有单向锁定螺钉。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螺钉前部直径小于螺钉后部直径,螺钉前部和螺钉后部分别设置有螺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瞄准装置包括安装在多孔连接块上的定位瞄准杆,定位瞄准杆上设置有定位瞄准管和植入管,定位瞄准杆通过管定位瞄准锁定扣连接定位瞄准管和植入管,并且定位瞄准管的一端设置有锁定扳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轴向固定螺钉一端设置有咬合缺口,咬合缺口连接钉杆连接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多孔连接块上的销轴,在植入杆的定位扣内设置有销孔,销轴与销孔相对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轴向固定螺钉上设有两个轴向通孔,轴向通孔连接有单向锁定螺钉,单向锁定螺钉设计有小端螺纹、大端螺纹和六柱体。单向锁定螺钉的大端螺纹连接六柱体,在六柱体上套固内六角板手,把单向锁定螺钉旋转入轴向固定螺钉的两个轴向通孔内进行单向交锁固定,小端螺纹旋转交锁于轴向固定螺钉上的两个轴向通孔内进行单向锁定,使之不易退出,具有抗旋转、抗压缩、抗拉伸、抗弯曲功能。
轴向融合固定螺钉植入器和定位瞄准植入器组合成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固定系统,使得轴向固定螺钉经骶椎前入路行轴向融合固定,再用定位瞄准套管对位瞄准,通过植入套管使单向锁定螺钉经皮椎弓根对轴向固定螺钉进行单向锁定固定,以使腰骶椎体融合固定起到抗曲屈、抗旋转、抗压缩的功能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可调节部位少,操作简单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移位偏差小,提高了植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