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气中氨的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4205.5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周春雷 |
| 地址: | 737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尾气中氨的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尾气洗涤是磷铵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组成部分,在磷铵生产过程中造粒和洗涤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有机组合体,由于造粒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未参与反应的氨气、氟、粉尘等,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进行无序排放,一方面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也会使磷铵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也会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原来的生产系统是采用双管反应工艺,其中没有强制浓酸洗涤的工艺设计,是直接将造粒尾气和干燥尾气通过洗涤器的中间隔板进行气相隔断后在同一个洗涤器内用清水配入少量的浓磷酸进行洗涤,然后被排入大气。这样洗涤后的尾气不仅无法达到尾气排放的环保要求,同时造成磷铵生产中氨耗偏高、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效益流失的巨大压力。在如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排放指标越来越低的、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的现实中,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氨及其它相关尾气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尾气合格排放成为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氨回收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尾气中氨的回收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气中氨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一级洗涤装置、二级洗涤装置、三级洗涤装置及回收装置,所述一级洗涤装置、二级洗涤装置、三级洗涤装置依次连通,所述回收装置与一级洗涤装置连通;
一级洗涤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造粒尾气风道、第一文丘里洗涤器、卧式风道、锥形槽、一洗受液槽;所述造粒尾气风道内设有磷酸洗涤喷头,该磷酸洗涤喷头通过供酸泵与磷酸储槽连通;所述第一文丘里洗涤器中设有第一文丘里洗涤喷头,所述卧式风道内设有卧式风道洗涤喷头,所述第一文丘里洗涤喷头和卧式风道洗涤喷头通过一洗循环泵与所述一洗受液槽连通;
二级洗涤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第二文丘里洗涤器、卧式洗涤塔、二洗受液槽;所述第二文丘里洗涤器内设有第二文丘里洗涤喷头,所述卧式洗涤塔内设有卧式塔洗涤喷头,所述第二文丘里洗涤喷头和卧式塔洗涤喷头通过二洗循环泵与二洗受液槽连通;所述第二文丘里洗涤器的进口端与所述锥形槽的上端连通;
三级洗涤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连通的旋流塔、三洗受液槽;所述旋流塔内设有旋流塔洗涤喷头,该旋流塔洗涤喷头通过三洗循环泵与所述三洗受液槽连通;所述旋流塔通过风机与所述卧式洗涤塔连通;
回收装置包括混酸储槽,该混酸储槽与输送泵连通,通过输送泵将混酸送入生产设备中进行生产利用;所述混酸储槽通过一洗循环泵与所述一洗受液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洗受液槽与二洗受液槽通过一洗加液泵连通,所述二洗受液槽与三洗受液槽通过二洗加液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洗受液槽内的洗涤介质的酸比重为1.5—1.55g/cm3,中和度0.4—0.6。
进一步地,所述一洗受液槽内、二洗受液槽内、三洗受液槽内、混酸储槽内均设有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储槽内的洗涤介质为44%——47%的浓磷酸。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槽的上部设有隔板将锥形槽的上部分成两个腔室,所述卧式风道与一个腔室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文丘里洗涤器与另一个腔室的上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依次通过一洗洗涤装置、二洗洗涤装置、三洗洗涤装置单独对造粒尾气进行洗涤从而以对氨进行回收;在一洗洗涤装置中,尾气首先在造粒尾气风道中通过浓磷酸第一次洗涤,而后在第一文丘里洗涤器和卧式风道中通过混酸溶液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洗涤,以达到一洗洗涤装置即可回收大部分氨,从而增加了氨的回收利用率,并将回收的氨加入生产设备中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减少了空气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节约了资源。
2、本实用新型的一洗受液槽、二洗受液槽、三洗受液槽依次连通,且前一受液槽内的洗涤液由后一受液槽提供,减少了磷酸的加入量,从而降低了洗涤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一洗受液槽内、二洗受液槽内、三洗受液槽内、混酸储槽内均设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防止洗涤液结晶沉淀,从而堵塞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嫩黄O废气利用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组合移动式橡胶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