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3687.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福宇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曹琪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调 控制 面板 旋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钮馈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置仪表盘通常安装有空调控制器,手动空调控制器主要由三个旋钮组成(风量、模式、温度)。功能调节旋钮因为是突出物,应需满足GB11552轿车内部突出物安全法规要求,其旋钮主要特征是馈缩装置,它由旋钮、旋钮盖、导光器、旋钮座组合,它在高速撞击的临界外力条件下,具有自动溃缩或溃断、功能保持、环保回用等特点。以前的旋钮溃断后(旋钮不能旋转),功能失效;相关的溃缩零件都需要更换,才可使用。以前旋钮溃缩装置通过弹簧实现,设计空间大,难度复杂化,并且当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弹簧反作用力也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其当发生碰撞时,通过变形、溃缩、溃断等措施保证客户在汽车内饰空间尽最小可能受到物体挤压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钮盖、旋钮导光器、旋钮座,旋钮盖上设有一个第一开孔,旋钮导光器上设有一个挂钩,挂钩位于第一开孔内;旋钮盖套在一个旋钮上;旋钮上设有第二个开孔,旋钮座上设有支撑凸台,支撑凸台位于第二个开孔内,旋钮导光器部分插入在旋钮座内。
优选地,所述旋钮上设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旋钮座包括圆柱体和圆环,支撑凸台位于圆柱体上,圆环套在圆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馈缩、馈断发生后,空调调节功能仍能正常使用,只需经过简单的维修和更换使控制面板的旋钮恢复至原始工作状态,既实现了安全目标,节省了设计空间,降低了设计难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馈缩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馈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与第一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馈缩装置包括旋钮盖1、旋钮导光器3、旋钮座4,旋钮盖1上设有一个第一开孔11,旋钮导光器3上设有一个挂钩31,挂钩31位于第一开孔11内;旋钮盖1套在一个旋钮2上;旋钮2上设有第二个开孔21,旋钮座4上设有支撑凸台41,支撑凸台41位于第二个开孔21内,旋钮导光器3部分插入在旋钮座4内。旋钮2上设有螺纹22,这样方便拧动。旋钮座4包括圆柱体42和圆环43,支撑凸台41位于圆柱体42上,圆环43套在圆柱体42上。
旋钮盖1的材料、旋钮导光器3的材料都为聚碳酸酯,其高强度及弹性系数使馈缩变形后可回收再用,这样节约资源且降低成本。
旋钮盖在垂直方向受力大于20N后,旋钮导光器的三个挂钩向开孔法线方向变形,此刻旋钮盖会在垂直方向馈缩8mm。旋钮受到的垂直冲击力时,旋钮座的六个支撑凸台会发生馈缩、馈断,突出物旋钮及旋钮盖会向内部馈缩7mm,突出物可按预先设计馈缩,减少对用户的冲击力。旋钮受力馈缩后,功能可以照常工作;且需事后简单的修复及更换零件便可恢复原始状态。本实用新型在馈缩、馈断发生后,空调调节功能仍能正常使用,只需经过简单的维修和更换使控制面板的旋钮恢复至原始工作状态,既实现了安全目标,节省了设计空间,降低了设计难度,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福宇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福宇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3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及内循环净化系统
- 下一篇:光伏半导体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