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桌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3149.3 | 申请日: | 2014-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春;支新涛;李哲;倪鹏;戴瑞;陈庆海;陈绿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7B87/00 | 分类号: | A47B87/00;A47B13/10;A47B1/0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桌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利用机械结构,方便快捷的实现功能转换的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桌子体积较大,结构样式单一。教学课堂通常摆放一个个单独的销课桌供多人使用,在做实验或是组织学生讨论时,这种课桌分布不便于观看或是讨论,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圆桌就会显露弊端,因为是圆桌,总会有学生要背对黑板,所以这样不适合老师教学。在会议室等场所,往往会因为会议人数少,会议桌子过大而影响开会质量,白白浪费资源;会议桌固定不变,不能满足不同的会议场合的需求,如有些上级对下级的会议需要用到长方桌,有些同级间的会议适用圆桌。桌子不能灵活变动给人们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合并展开变形以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桌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桌子,包括桌面及支撑所述桌面的桌腿,该桌子由多个小桌子组合拼接而成,所述各小桌子通过设于所述桌面下方的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于各桌面下方的固定的连杆Ⅰ及连动杆,所述相邻连杆Ⅰ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所述连杆Ⅰ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转轴上,另一端与相邻连杆Ⅰ上的滑槽内所设的滑块Ⅱ连接;所述该桌 子设有一开口端,由所述开口端打开,各小桌子由所述各连动杆带动向外展开。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桌子的组合桌面呈六边形或是八边形结构,所述小桌子的桌面为等分的三角形结构。
所述各小桌子的三角形桌面分为主桌面及顶角分隔出的辅助桌面,所述主桌面及辅助桌面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主桌面的下方设有控制辅助桌面与所述主桌面平齐或是垂下的推送机构。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滑轨、连杆Ⅱ及置于所述滑轨内的滑块Ⅰ,所述滑块Ⅰ的前方设有顶杆,所述连杆Ⅱ的一端连接滑块Ⅱ,另一端连接滑块Ⅰ。
所述同一连杆Ⅰ上的两个滑块Ⅱ均连接有连杆Ⅱ,所述两个连杆Ⅱ的另一端均与设于同一主桌面下方的滑块Ⅰ连接。
所述每个桌面下方均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为L型折弯板。
所述桌腿为由圆管整体折弯成型,所述桌腿的底座呈梯形,中部设有多根加强横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桌子巧妙的结构组合,由多组机械连杆机构相互连接配合实现桌子自由的展开与合并,可合并为一整体桌子,或是展开成多个独立桌子,以便于适用多种不同的场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并状态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像连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串联后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桌腿,2、主桌面,3、辅助桌面,4、防护挡板,5、开口端,6、铰链,7、连杆Ⅰ,8、连动杆,9、连杆Ⅱ,91、滑块Ⅰ,92、滑块Ⅱ,10、滑槽,11、顶杆,111、壳体,112、内杆,12、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桌子,为一个可展开闭合的变形桌子,利用机械连接结构,方便快捷的实现功能转换,适用于学校小课堂,实验室,会议室,以及各种需求方桌与圆桌转换的场所。该桌子包括桌面及支撑在桌面下方的桌腿1,如图1所示,为多个小桌子组合拼接而成一个整体桌子,各小桌子通过设于桌面下方的连杆机构连接;该桌子的设有一个开口端5,从该开口端5向侧拉伸该桌子,各小桌子由各连动杆8带动依次向外展开,如图2所示,为展开成多个相连接独立的小桌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3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挤出筒
- 下一篇:一种网状反射面天线无源互调量的确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