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氟离子分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3034.4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虞善友;李新平;岳正江;张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2;B67C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11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分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氟离子分装装置,属于核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能够利用光子准直原理和r闪烁探测技术,在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湮没辐射的光子,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出靶器官的断层图像并给出定量生理参数。目前PET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尤其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观察及临床随访等方面具有其他诊断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PET显像过程必须依赖于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而且其图像质量、临床检查项目依赖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质量和种类。
采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标记获得的放射性标记药物,是最常用的PET放射性药物(亦称显像剂),已广泛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的PET显像研究,这使得放射性核素离子的需求量及定量标记需求不断增大。18F、11C、13N等放射性核素一般均是通过回旋加速器制造,然后通过化学合成模块(也称合成器)将这些放射性核素标记到不同的化学底物上,合成最终的供临床使用的各种放射性药物。由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具有放射性高、半衰期短的特性,因此全部使用微量试剂通过化学合成模块全自动合成。
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应用小体积[18O]H2O靶,用一定的质子束流连续轰击靶。用气动方式将18F-F-传输到自动化化学合成模块中,18F-F-被吸附到QMA柱上,等待被淋入反应管中,进行后续的合成反应。自动化合成模块,依据模块不同所用的靶水量(H218O)是固定的,约为2-5mL(500元/mL),而自动化合成模块传出的放射性反应核素18F-F-均未经过处理,每次传靶后只能进行一次反应,使得每次的18F-F只能合成一种显像剂,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目前针对氟离子的分量使用,大部分医院使用的合成模块为新一代产品,具有系统集成度高,合成过程稳定,生产时间较短,产率较早期产品明显提高等显著特点。所以,大部分加速器中心皆存在核素实际需求量小于设备最大产量的问题,或在不同合成模块上合成两种显像剂需要加速器开机两次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大原因在于加速器传靶靶水(H218O)皆是一次性传出,无法分出多余的核素或无法将靶水分给不同的合成模块使用。
中国专利文献CN203568823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氟离子分装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收集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定量注射泵以及收集分配阀,所述收集分配阀沿轴向设有若干可独立启动的通路,所述通路分别与对应的分装瓶相连接,实现氟离子溶液的计量分装。
然而上述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氟离子分装装置,设置有多个控制阀,其结构复杂,控制也不方便。此外,该氟离子分装装置在进行一次分装工作后收集分配阀内残留的液体无法排出,从而会影响到计量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氟离子分装装置结构复杂,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氟离子分装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氟离子分装装置计量精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计量精确的氟离子分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氟离子分装装置,包括:
收集装置,具有存储氟离子的本体,向所述本体输入氟离子的输入端,和从所述本体内输出氟离子的输出端;
多通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收集装置的输出端连通的氟离子接收端口,与定量注射泵连通的注射端口,以及与分装瓶连通的若干个氟离子分装端口,所述定量注射泵用于从所述收集装置抽出一定量的氟离子,并根据需要将所需量的氟离子通过氟离子分装端口输送到分装瓶。
本实用新型的氟离子分装装置,所述多通阀为四通阀,或五通阀,或六通阀,或七通阀,或八通阀,或九通阀,或十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氟离子分装装置,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氮气输入口连通,用于排出多通阀内残留的氟离子的氟离子清空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氟离子分装装置,所述氟离子分装端口为2-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3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360°可变式屏幕支架
- 下一篇:大流量水冷却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