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2475.2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富尔菱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2 | 分类号: | B65G13/02;B65G13/07;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的分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滚筒输送线路中,常常有输送线的分支处,在分支处设置分流机构。目前这类分流机构多样,主要有旋转挡臂(挡板)式、气缸侧推式、钢(胶)带推出式,胶带浮出式、齿形带式、上跃式、推块式(滑块式)、条板倾斜式、翻盘式(轨道台车)分拣机等。
上述机构中,如旋转挡臂(挡板)式、气缸侧推式等却不能满足高速分流、换道的要求;而如滑块式、翻盘式等机构虽能满足高速分流、换道的要求,却又制造成本太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分支处的分流机构,可快速、高效地实现输送物的分流、换道,且设备维护简单,运行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流机构,包括动力装置、驱动辊组件、偏转机构和摩擦导轮组件;
所述驱动辊组件包括托架、以及位于托架内侧的压带辊和驱动辊,连接动力装置的第一传动带穿于驱动辊和压带辊之间;
所述偏转机构位于所述托架上表面和所属摩擦导轮组件之间,包括拉板和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拉板固定连接;
所述摩擦导轮组件为多个,每个摩擦导轮组件包括立轴、立轴轴承、导轮支架、导轮、导轮轴和导轮轴承,导轮通过导轮轴承相对于导轮轴可转动,导轮轴两端固定在导轮支架上,导轮支架通过立轴轴承与立轴相连,立轴固定在所述托架上,而导轮支架绕立轴旋转;
所述拉板与导轮支架固定连接;托架在每个摩擦导轮组件的对应位置均开有穿带槽孔,第二传动带穿过穿带槽孔绕于导轮和驱动辊上,驱动辊可通过第二传动带驱动导轮转动;
所述导轮上设有摩擦机构。
优选地,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与主输送线体相平行的线体,所述线体包括位于摩擦导轮组件上方的导轮护板,所述导轮护板上开有若干允许导轮露出的孔,导轮的最上端从孔中露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线体还包括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位于导轮护板的末端侧;所述驱动辊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全部过渡滚筒,可直接驱动过渡滚筒滚动,或者所述驱动辊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部分过渡滚筒,未与所述驱动辊之间连接的过渡滚筒通过第四传动带与直接驱动的过渡滚筒相连从而借用动力。
优选地,所述摩擦导轮组件分成多排,每排摩擦导轮组件的下方设有一根驱动辊。
优选地,所述驱动辊组件还包括位于托架内侧的撑杆,所述撑杆位于驱动辊的上方,且与驱动辊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动轴、与第一传动带连接的第一驱动轮、以及用于第一传动带回绕的换向辊,所述第一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轴上的第二驱动轮,用于通过传动带与主输送线体连接,借用动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轴上的第二驱动轮上用于与外部传送带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轮。
进一步优选地,主动轴的一端与减速电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摩擦机构为摩擦圈、摩擦带或滚花,或者所述导向滚轮的表面包胶形成所述摩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动力配置灵活。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既可是独立动力,也可经驱动轮(5)借用外部动力。另,视实际需要,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经由驱动轮(9)分引给与本实用新型相接的前后主输送线体。
2、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导轮转速高,偏转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可满足高速分流/换道的需求。
3、采用带传动,使本实用新型各运动工作零部件均有一定的过载保护和积放作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明朗,具良好的安装/维护性能,运行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轴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导轮组件的装配图。
图8为拆去导轮护板后,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9为偏转机构与摩擦导轮组件组成的摇杆机构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C部分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富尔菱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富尔菱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2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大尺寸玻璃定位的输送支撑装置
- 下一篇:落煤管的下落管部件和输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