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中结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2258.3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卜崇兴;张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中结薯装置。
背景技术
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市虎门北栅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中医学认为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栽种。
目前,在红薯的栽培技术中,无论是在大田,还是在大棚内,都是采用栽培——收获——栽培——收获的模式,即春天将红薯栽插下去,到秋天将红薯连大小红薯、红薯茎、蔓一起拔掉,起垄收获。然后到第二年再栽种,这样的栽培模式就使得红薯生长周期长、产量低,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传统的种植技术栽种出来红薯的产量有限,加之用现有种植方法存在病虫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致使红薯产量难于得到新的突破,此外,由于工厂增多,化肥、农药投入较大,工厂污染气体增多,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还使土壤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导致可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收获的红薯质量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探索新的红薯种植技术,已成为当今非常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不需占用很大土地、具有农业景观效果的空中结薯装置。
一种空中结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栽培箱、牵引杆、以及设于所述栽培箱上方的栽培架,所述栽培箱上侧设置有栽培孔,所述牵引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栽培箱上,上端与所述栽培架连接,
所述栽培架包括交叉设置的主架和辅架,所述主架和辅架的交叉处设置有栽培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架横向设置,所述辅架竖向设置,所述主架和所述辅架互相垂直组成方形网格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架为长条形状且有共同交点,所述辅架为以所述交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栽培箱与所述栽培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2~2.5m
栽培过程如下:
栽培环境:室内,温度20~25℃,阳光充足,
步骤:1)栽培箱内部装满了栽培基质的栽培箱,将红薯小苗通过栽培孔插入到栽培基质中;栽培箱每隔2~5天浇水一次,浇水的量为:将栽培箱中的栽培基质浇透为宜;
2)待红薯小苗长出茎后,通过牵引杆将茎牵引至设于栽培箱上方的栽培架上,使得茎沿着牵引杆朝上生长;
3)待茎的顶端生长至栽培架时,将茎朝四周横向牵引,使得茎往四周横向生长,往交点外围的主架和辅架上生长,并将茎固定在主架或者辅架上;
4)2~3个月后,选取生长有分支的茎蔓埋到栽培桶中,每隔2~5天浇水一次,浇水的量为:将栽培桶中的栽培基质浇透为止;
5)再过2~3个月后,去掉栽培桶,结好的薯块悬于空中,具有农业景观效果。
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红薯栽培时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红薯小苗种植在栽培箱中,红薯薯块结在悬挂于栽培架的栽培桶中,不需要占用很大土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使用栽培基质和营养液种植,完全不受土地质量的限制。栽培中利用红薯的茎蔓繁殖,选取合适的茎蔓压蔓于栽培桶中,可以繁殖出更多的红薯苗,大大提高了产量。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栽培管理,既能栽培出高品质的果蔬,又有立体绿化和农业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中结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2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喷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氧树脂用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