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纹防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1249.2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恩旭;纪红;高楠;金时赞;张洪亮;鹿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螺纹防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中的螺纹连接,有三种防松方式。
第一种是利用摩擦力的防松,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松方式,这种方式是在螺纹副之间产生了不随外力变化的正压力,可以阻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这种防松方式拆卸比较方便,但在冲击、振动和变载荷的情况下,会因松弛而导致预紧力下降,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损失的预紧力缓慢地增多,最终将会导致螺纹连接松脱、失效。
第二种方式是机械防松。是利用止动件直接限制螺纹副的相对转动。如采用开口销、串连钢丝和止动垫圈等。这种方式造成拆卸不方便。
第三种方式是铆冲防松。在螺纹拧紧后采用冲点、焊接、粘接等方法,使螺纹副失去运动副特性而连接成为不可拆卸的连接。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栓杆只能使用一次,且拆卸十分困难,必须破坏螺栓副方可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防松装置,在连接件底部设置带有6个凹槽的止动垫,与连接轴底部法兰处的6个凹槽连接时能形成止动槽,将止动键设置在止动槽内,起到固定的作用,具有固定效果好,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纹防松装置,包括连接轴、连接件、止动垫、止动键,所述的止动垫设置在连接件一端,止动垫与连接件连接面贴合紧密,将设置有止动垫的连接件与连接轴采用螺纹连接,止动垫与连接轴的法兰连接处贴合;
所述的止动垫上设置6个凹槽一,连接轴底部法兰处设置6个凹槽二,止动垫凹槽一与连接轴底部法兰凹槽二宽度一致,止动垫与连接轴底部法兰连接时使凹槽一、凹槽二相互对应形成安装孔,止动键设置在安装孔内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连接可靠、不需要维护、适用于受承较大轴向力及较大扭矩的重要螺纹连接,使用效果好,没有出现过螺纹松动的现象,对设备的维护间接起到了维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止动键安装后剖面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和装配后的结构图。
1-连接件 2-连接轴 3-止动垫 4-止动键 5-凹槽一 6-凹槽二 7-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螺纹防松装置,包括连接件1、连接轴2、止动垫3、止动键4,所述的止动垫3设置在连接件1的一端,止动垫3与连接件1连接面贴合紧密,将设置有止动垫3的连接件1与连接轴2采用螺纹连接,止动垫3与连接轴2底部法兰连接处贴合;
所述的止动垫上设置6个凹槽一5,连接轴底部法兰处设置6个凹槽二6,止动垫凹槽一5与连接轴底部法兰凹槽二6宽度一致,止动垫3与连接轴2底部法兰7连接时使凹槽一5、凹槽二6相互对应形成安装孔,止动键4设置在安装孔内部。
安装时,首先将止动垫3装入连接件1的端面键槽,并使端面贴合紧密。然后安装连接轴2,将梯形螺纹旋入连接件1中,直至连接轴2的法兰端面与止动垫3的端面贴合,并且将连接轴2的6个凹槽5与止动垫3的6个凹槽5对齐,此时连接轴2法兰端面与止动垫3的端面存在一定间隙,然后均匀打入六个止动键4,逐步将螺纹预紧,为保证受力均匀,最后需采用油压机以一定的压力压入止动键4,使得连接件1与连接轴2的螺纹预紧后将它们周向定位牢固,螺纹预紧后,保证不小于需要的轴向力。安装完成后,每个止动键4四周的受力面必须处于过盈接触状态。
经检查装配合格后,可采用两种方式加以固定:其一是将止动键4四周与连接轴2和止动垫3焊接牢固,以防松动。另外亦可采取非焊接方式,即将连接轴2、止动垫3,止动键4的外圆表面在安装完止动键4后加工,但应保证止动键4留有加工余量。而后采用套箍在使用现场更换备件时候热装。热装完成后,拧入圆螺母,并用止动板、螺栓、垫圈将圆螺母拧紧,防止松动。
在打入止动键4前,需要测量连接轴2法兰6端面与止动垫3端面实际间隙T,根据T值和键槽的实际值修配止动键4的尺寸。
凹槽一5、凹槽二6的数量并不局限于6个,所以组成的安装孔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1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