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围施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1226.1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秉胜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41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打围,尤其涉及一种打围施工板。
背景技术
在建设工程和建筑物、构筑物拆除等活动中,按照规定采取措施,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改善市容环境卫生和维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并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施工活动。临街施工时必须打围作业,打围必须采用硬质隔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墙(围挡)应以不妨碍交通和人、车通行为原则,必须设置连续封闭的围墙(围挡)设施,必须保持围墙(围挡)设施完好、整洁,必须保持施工现场与外界的有效隔离。
现有的围墙(围挡)采用的方式是将若干块窄条形的铝塑板拼接成一个面,然后卡合到框架形的立柱夹板、横梁夹板里面的卡缝里,最终拼接成完整的围墙。但是现有的框架立柱和横梁都暴露于空气中,其容易被雨水冲刷,被车辆摩擦损坏,表面会经常起斑纹,需要经常对连接框架进行维修或表面养护处理,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打围施工板,解决目前技术中打围用围墙的框架立柱和横梁暴露在空气中,易被雨水冲刷、被车辆磨损,导致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围施工板,包括围墙板、立柱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墙板上下边缘处设置横梁卡槽,横梁完全卡入到横梁卡槽内,围墙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立柱卡槽,立柱卡入到左右两块围墙板的立柱卡槽内并被完全遮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围施工板将连接用的立柱和横梁包裹在围墙板内,从而从外表来看,整个打围施工板完全是由围墙板拼接组成的,立柱和横梁不会暴露在外,从而有效避免被雨水冲刷,也不会被过往车辆擦挂,利用围墙板有效保护立柱和横梁,提高使用寿命,无需经常性维护,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卡入到围墙板的横梁卡槽内后还通过螺栓连接加固,利用螺栓将横梁和围墙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加强结构强度,提高防撞性,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围墙板为双层板结构,并且在板间设置有加强筋,结构轻型并且强度高,便于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的围墙板采用铝塑板制成,铝塑复合板是以经过化学处理的涂装铝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铝塑板生产设备上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成本低、可选色彩的多样性、便捷的施工方法、优良的加工性能、绝佳的防火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的底部为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栓固定,将整个打围施工板固定在底面上增加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端部设置定位销,立柱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在装配打围施工板时,将定位销对准定位孔插接安装,可以保证安装尺寸精度,并且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还可以提高整个打围施工板的结构强度,保证耐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围施工板将连接用的立柱和横梁包裹在围墙板的卡槽内,避免立柱和横梁暴露在外受到雨水冲刷,和被过往车辆擦挂,从而降低维护频率,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还使得整个打围施工板外表的一致性,增加了打围施工板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围墙板的结构实用图;
图4为立柱和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打围施工板,将连接用的框架立柱和横梁包裹于铝塑板之间,避免框架立柱和横梁直接暴露于在外,防止雨水冲刷和被车辆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打围施工板,包括围墙板1、立柱2和横梁3,围墙板1为双层板结构,并且在板间设置有加强筋6增加结构强度,围墙板1采用铝塑板制成,成本低,结构轻型强度高。
围墙板1上下边缘处设置横梁卡槽4,横梁3完全卡入到横梁卡槽4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秉胜,未经陈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1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隔膜废边料回收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篷顶推拉式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