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942.6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绍峰;郭茂林;孙国晖;李十放;祖斌;牛湛涛;关雨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贯穿 油底壳 结构 驱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属于汽车制造业,适用于发动机纵置的全驱乘用车前驱动桥总成,尤其是要求动力总成重心较低,布置空间狭小的高档乘用车。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发动机纵置的全驱的乘用车,特别是大功率的高档乘用车,从整车性能上要求减小整车高度,降低整车重心,势必要求降低动力总成重心,造成动力总成的油底壳底部较大幅度低于车轮中心平面,同时限于动力总成复杂的结构和外形,机舱的布置空间非常有限。如果采用要求动力总成位于前桥总成之上整体式的前驱动桥总成,动力总成和驱动桥总成的结构会非常复杂,同时需要独立的前桥总成的悬置结构,在保证驱动桥总成性能的前提下,结构布置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的,因此,采用整体式前驱动桥总成,必须减小其外廓尺寸,降低总成能力,不能达到整车预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前驱动桥总成中的主减速器总成和内半轴总成被连接在发动机油底壳上,成为一个整体,取消了单独的前驱动桥总成的悬置结构,也有效地解决前桥总成布置空间狭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内半轴总成通过内半轴总成连接螺栓与发动机油底壳左侧连接,主减速器总成通过主减速器总成连接螺栓与发动机油底壳右侧连接,内半轴总成的内半轴通过发动机油底壳相应的通孔,贯穿发动油底壳,内半轴总成通过内半轴和主减速器总成中的半轴齿轮对应的花键副与主减速器总成连接,左驱动轴总成与内半轴总成连接,右驱动轴总成与主减速器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结构新颖、简单可靠,突破了发动机纵置的全驱乘用车前驱动桥总成因发动机动力总成重心降低带来的布置空间狭小的技术难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布置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分体式贯穿油底壳结构前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内半轴总成3通过内半轴总成连接螺栓4与发动机油底壳5左侧连接,主减速器总成1通过主减速器总成连接螺栓2与发动机油底壳5右侧连接,内半轴总成3的内半轴通过发动机油底壳5相应的通孔,贯穿发动油底壳5,内半轴总成3通过内半轴和主减速器总成1中的半轴齿轮对应的花键副与主减速器总成1连接,左驱动轴总成6与内半轴总成3连接,右驱动轴总成7与主减速器总成1连接。
主减速器总成1和半轴总成3分别通过主减速器总成连接螺栓2和内半轴总成连接螺栓4连接在发动机油底壳两侧,内半轴总成3通过发动机油底壳5相应的通孔,贯穿发动油底壳5,通过内半轴和主减速器总成中的半轴齿轮对应的花键副与主减速器总成1连接,内半轴总成3和主减速器总成1分别通过左驱动轴总成6和右驱动轴总成7,与车轮相连,主减速器总成1将传动轴传递过来的扭矩和转速,左侧通过内半轴总成3,传递给左驱动轴总成6,然后传给左侧车轮,右侧通过右驱动轴总成7,传递给右侧车轮,实现驱动桥总成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填砂试验井筒装置
- 下一篇:海上钻井支持平台随动对中气动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