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料快速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685.6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申君来;陈亚丽;徐元清;高敏杰;曹勋;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张建东;樊羿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快速 沉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浆料沉淀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料快速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中常用的水处理装置如沉淀池等是利用沉淀原理将水中悬浮物与水分离开的设备或构筑物。目前,常用的沉淀工艺形式主要包括平流沉淀池、小间距斜板和斜管沉淀池等,其中斜管或斜板沉淀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沉淀斜管对处于上升流态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强制沉降,使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在重力与浮力的平衡作用下,自上而下形成从密到疏的悬浮渣层,该悬浮渣层具有接触过滤澄清作用,可吸附流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使得颗粒物不断增大变重,最终沉降于池底形成底部渣层。斜管或斜板沉淀系统大大增加了沉淀面积,改善了沉淀池的水力条件,使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如CN 101596374B公开的旋涡流反应斜管沉淀池,设置有旋流混合区和涡流反应区,利用旋涡流作用改善水力条件,再利用斜管进行沉淀处理,最大化地提高了沉淀效率,降低了能耗;又如CN 103239898A公开的斜管沉淀池,在污水内加药混合后输入搅拌区,经搅拌充分后进入沉淀区底部,向上流经蜂窝斜管沉降层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具有沉淀效率高、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适宜推广使用。沉淀系统不仅在水处理工艺中广为使用,也被大量应用在其它工业领域,如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光伏太阳能晶硅产业,该行业所常用的晶硅片切割刃料之一碳化硅需要自浆料中分级处理得来,而碳化硅浆料大多采用水力分级处理,分级处理后的碳化硅成品浆料需进行沉降处理,因而离不开沉淀设备的应用,现有的沉淀处理技术都能较好地实现物料沉淀、滤清功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结构复杂、清渣不便、水循环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理简便、生产周期短的物料快速沉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物料快速沉降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中上部设置有斜管沉降层,在所述沉淀池的一侧池壁上设有进料口、另一侧池壁中部设有放水口,在所述沉淀池的上部池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溢流口;所述斜管沉降层相对位于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溢流口之间,在所述斜管沉降层内设置有斜管填料;在所述沉淀池的外壁上对应于所述溢流口位置设有溢流槽,在所述溢流槽的一端设有出水口;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储料斗,在所述储料斗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放料口。
优选的,所述斜管填料为六角形蜂窝斜管填料。
优选的,所述斜管填料的材质为PVC材质。
优选的,所述斜管填料与水平面呈60度倾角。
优选的,所述放料口开口朝下且与水平面呈40~60度倾角。
优选的,在所述储料斗上开设有直径为0.5~0.7米的人孔,所述人孔相对位于所述放料口的上方,在所述人孔上设置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放水口与放料口处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针型阀或隔膜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位于沉淀池中部的放水口,可在沉降完成后快速实现回收装置上部的水资源,有效提供水资源利用率和循环效率;
2. 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多个放料口,可便捷快速地实现底部浆料的排放,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 在该装置的储料斗上设置有人孔,在沉降物料堵塞放料口或出现其它问题的情况下,工人可由人孔进入储料斗内进行人工清理或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料快速沉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物料快速沉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1为斜管沉降层,2为进料口,3为沉淀池,4为储料斗,5、6均为放料口,7为人孔,8为放水口,9为溢流槽,10为出水口,11为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竖流二沉池
- 下一篇:一种浓缩工艺用的冷却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