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接头及应用该气密接头的补强圈试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8720.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泉;张正山;石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希 |
地址: | 5101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 接头 应用 补强圈试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接头,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气密接头的补强圈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道、设备安装工程中,管道、设备的补强圈都需要进行气密试验。以往多采用空压机或气瓶进行试压检漏。传统的采用空压机进行试验检漏的主要缺点是:安装现场需要检漏的设备和管线分布较广,利用空压机及进行试压会出现电源不好寻找,且移动空压机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等问题。同时采用空压机进行检漏,会使部分水气和油气进入待检部位,造成压力表计数不准。由于设备、管道补强板试压所用的压力都很小,采用空压机加压,试验压力不好控制。如采用气瓶加压进行试压检漏其主要缺点是,所需试压部位在施工现场分布较广且分散,需要不断的进行移动气瓶,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不利于现场进度的控制。且采用气瓶进行加压检漏,需要每次开关气瓶进行压力控制,操作麻烦,且不易控制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密接头。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气密接头的补强圈试漏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密接头包括外螺纹前端部、螺母中间部和类坡面后端部,所述类坡面后端部由两个或以上具有外凸弧形外周面的异形圆柱体共轴层叠构成,相邻两个异形圆柱体相接的端面重合,每一个异形圆柱体的前端面外径大于后端面外径,并且,所述气密接头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前端部、螺母中间部和类坡面后端部共轴的输气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气密接头一体成型。
一种应用上述气密接头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圈试漏装置包括上述气密接头、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压力表、气阀、第二连通管道和输气设备;所述外螺纹前端部和类坡面后端部分别为气密接头的出气口和进气口,气密接头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道、缓冲储气腔体、气阀和第二连通管道与输气设备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密接头的出气口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即所述外螺纹前端部的外径适配于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孔径,所述压力表的测试口连通所述缓冲储气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缓冲储气腔体包括第一螺纹短节、螺纹三通连接件和第二螺纹短节;所述螺纹三通连接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和第二螺纹短节的内径,所述第一螺纹短节的后端和第二螺纹短节的前端分别与螺纹三通连接件的两个流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的测试口连接螺纹三通连接件的第三流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连通管道包括第一塑料软管和第一气路软管接头;所述第一塑料软管的前端与所述气密接头的进气口相连、后端通过第一气路软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螺纹短节的前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连通管道包括第三螺纹短节、第二气路软管接头和第二塑料软管;所述第二塑料软管的后端与所述输气设备的出气口相连、前端通过第二气路软管接头与第三螺纹短节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螺纹短节的前端通过所述气阀与所述第二螺纹短节的后端相连接。
为了能够在较小的流量时准确的控制流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气阀为针型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输气设备为脚踏泵或打气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接头设有类坡面后端部,能够方便的与塑料软件进行装接,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设有缓冲储气腔体,能够对输气设备输入的空气进行缓冲和储存,以能在气阀关闭后对受测补强圈的测试孔形成稳定的试验压力,并能在试验压力后通过气阀释放气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需通过开关气瓶和开关空压机来控制压力,具有高加压稳定性、使用简便的优点;
第三,本实用新型采用脚踏泵或打气筒作为输气设备,其方便移动,不需要外接电源,不需额外的试压用气和搬运成本;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拆、装、移动方便,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圈试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8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公用自助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