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芝麻炒籽机烟气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8555.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崔军;王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16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芝麻 炒籽机 烟气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芝麻炒籽机烟气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芝麻是我国主要四大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含油量高达56%;其形状十分小。芝麻产品具较高的应用价值,芝麻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达43.7%,比菜油、花生油都高。
芝麻压榨生产工艺中,芝麻清理后需经过炒籽机炒制后再经压榨机进行压榨出油。炒制的作用是使油料细胞结构胶体中的蛋白质变性凝聚,组织破坏,从而使分散的微小油滴聚集。并且芝麻经过炒籽后,从原来涩而无香味变得香而酥脆,使制得的芝麻油具有特殊的香味。
炒籽机是通过天然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对芝麻进行加热,并炒制到以手捻开呈红色或黄褐色为止,其炒制的温度高达200℃多。同时芝麻经过炒制过程后的烟气直接从炒籽机的烟道进行排放,其烟气的余温尚有200℃,造成了能源浪费,并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芝麻在炒制过程是从清理后为常温的芝麻直接加热升温到200℃左右,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进行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降耗的芝麻炒籽机烟气回收利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芝麻炒籽机烟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炒籽机,所述炒籽机的进料口与输送绞龙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送绞龙的外周套设有一圈加热夹套;所述炒籽机的烟道连接有抽气风机,所述抽气风机的出气端通过导热管与所述的加热夹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夹套内部设有折流挡板。
进一步,所述导热管的外周套设有一圈保温套,所述导热管的出气端与位于输送绞龙的进料口处的加热夹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炒籽机所配天燃气燃烧炉加热炒籽机滚筒炉膛后的的大量高温烟气通过抽气风机与导热管将其导入输送绞龙外周的加热夹套内,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输送绞龙上面的芝麻进行预加热,从而提高进入炒籽机中进行炒制的芝麻的温度,从而减少炒籽机的加热能源,并减少高温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将利用炒籽机所配天燃气燃烧炉加热炒籽机滚筒炉膛后的的大量高温烟气导入输送绞龙中对输送过程中的芝麻进行预先加热,从而提高进入炒籽机中芝麻的温度,而减少炒籽机的加热能源,并减少高温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2、由于加热夹套内部设有折流挡板,从而减少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而提高其对输送绞龙上的芝麻进行预加热,提高芝麻的温度。
3、在导热管的外周套设有一圈保温套,以减少高温烟气的热量损失而提高能量转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炒籽机,3-抽气风机,4-导热管,5-保温套,6-输送绞龙,7-加热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芝麻炒籽机烟气回收利用装置,炒籽机2的进料口1与输送绞龙6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送绞龙6的外周套设有一圈加热夹套7,加热夹套7内部设有折流挡板,折流挡板减少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而提高其对输送绞龙6上的芝麻进行预加热;所述炒籽机2的烟道连接有抽气风机3,所述抽气风机3的出气端通过导热管4与所述的加热夹套7连接,导热管4的出气端与位于输送绞龙6的进料口处的加热夹套7连接,导热管4的外周套设有一圈保温套5,以减少高温烟气的热量损失而提高能量转换。
利用炒籽机2所配天燃气燃烧炉加热炒籽机滚筒炉膛后的的大量高温烟气通过抽气风机3与导热管4将其导入输送绞龙6外周的加热夹套7内,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输送绞龙6上面的芝麻进行预加热,从而提高进入炒籽机2中进行炒制的芝麻的温度,而减少炒籽机2的加热能源,并节省炒炉天然气的耗用量。
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8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