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8115.5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于 控制 高度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通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手机作为现代化通讯工具,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以其携带、使用方便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消费者追求大屏、超薄已是大势所趋,特别对超窄边框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但是超窄边框的手机经常发生触摸屏起翘、甚至脱落,用户经常投诉。
由于窄边框手机的胶带宽度过窄粘性有限,加上模切技术限制,无法切出高质量的窄边框胶带。因此,点胶工艺油然而生,点胶工艺直接去掉胶带,将液态胶水点于壳体上,用治具去压合触摸屏,通过治具的压合高度来控制触摸屏贴合高度,这种方法由于治具压合公差、壳体平面度和胶水是液态等问题无法精确控制点胶高度,导致生产的手机质量严重不稳定,客诉严重,导致无法量产。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手机结构,以解决手机触摸屏起翘,甚至脱落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可有效、精确地控制点胶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屏幕,所述屏幕与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
所述壳体与屏幕接触处设置固定胶,需设置固定胶处设有至少一个凸台,各凸台的第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各凸台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凸台突出于壳体的高度对应于固定胶固化后所需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屏幕为触摸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台均匀分布于壳体的周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与屏幕接触处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固定胶,凹槽的一侧即为凸台,另一侧为壳体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各凸台与壳体为一体化设计,各凸台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能有效、彻底地解决现有手机触摸屏使用点胶工艺时无法精确控制点胶高度的技术难题,降低了之前对压合治具要求过严,导致成本过高的技术难点,同时也实现了手机向更窄边框的设计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点胶高度控制凸台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小凸台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小凸台的结构形式举例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利于控制点胶高度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4、屏幕101,所述屏幕101与壳体104之间通过固定胶102固定。
所述壳体与屏幕接触处设置固定胶,需设置固定胶处设有至少一个凸台103,各凸台103的第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各凸台103的第二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凸台103突出于壳体104的高度对应于固定胶102固化后所需的厚度。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平板电脑、PDA等其他电子装置,所述屏幕101可以为触摸屏。
如图3所示,所述凸台103的截面为矩形凸台301或梯形凸台303或半圆形凸台302或三角形凸台304。所述凸台103可均匀分布于壳体104的周边;本实施例中,各凸台103与壳体104为一体化设计,各凸台103高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与屏幕接触处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固定胶,凹槽的一侧即为凸台,另一侧为壳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是在点胶区域均匀增加小凸台,凸台的高度与要控制的点胶高度相同,这样就可以忽略壳子的平面度不良、治具压合高度公差等问题,来精确控制点胶高度,只有设置好压合力,当压合到治具压头无法下压即可,既简单、准确又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原点胶区域增加一小凸台来精确、有效控制点胶高度,小凸台的数量、位置、大小、高度及形式可由具体项目具体来定,灵活多变。通过调整小凸台的高度来精确控制点胶高度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8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扎景球形景观灯造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生物质粉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