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7674.4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叶盛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护套 新型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塑复合带,特别涉及一种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
背景技术
在生产半柔软同轴电缆时,有时为增加屏蔽效果,往往会使用三屏蔽结构方式(铝塑带+金属丝编织网+铝塑带),即从原二屏蔽(铝塑带+金属丝编织网)外面再包上一层铝塑带以增加屏蔽效果,这种铝塑带既有单面的(一层铝箔和一层PET或PP膜复合而成),也有双面的(一层铝箔和一层PET或PP膜再加一层铝箔复合而成。
当电缆生产时在二屏蔽的基础上外面再包一层铝塑屏蔽带,并在此上面挤上PVC护套,由于材料性能与结构关系,外面PVC护套层与三屏蔽铝塑带是二个无关联的结构,故三屏蔽电缆在施工使用时,由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弯曲或其它原因,使电缆里面的三屏纵包铝箔容易产生折断、包覆叠层脱开等质量事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粘于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能在护套生产时与PVC护套自动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解决了三屏蔽的同轴电缆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三屏纵包铝箔折断、包覆脱开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包括第一铝层、设置在第一铝层内侧的PET膜/PP膜,以及设置在PET膜/PP膜内侧的PVC膜/PVC溶胶,上述第一铝层和PET膜/PP膜之间、PET膜/PP膜与PVC膜/PVC溶胶之间均镀有EAA胶水,通过EAA胶水使两者相粘合,上述第一铝层厚度为0.01~0.03㎜,该厚度的设置,既可以保证整个铝塑复合带的柔软性,又可以确保屏蔽效果。
同时为增加屏蔽效果,需增加铝层厚度来实现,但增加厚度会增加硬度使纵包生产加工产生困难,为此在上述PET膜/PP膜与PVC膜/PVC溶胶之间进一步设置有第二铝层,并通过EAA胶水相粘合,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屏蔽效果又保证了柔软性以方便生产加工。
上述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的总厚度为0.045~0.075㎜。
作为优选,上述PET膜/PP膜厚度为0.015~0.025㎜,以保证铝塑复合带整体强度,使第一铝层不易开裂,以及整个铝塑复合带不易拉断。
作为优选,上述PET膜/PP膜内侧的PVC膜/PVC溶胶厚度为0.015~0.025㎜,以使与PVC护套融合后有足够强度。
作为优选,上述第二铝层厚度为0.010~0.025㎜。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铝层、PET膜/PP膜、第二铝层、PVC薄膜/PVC胶膜各层之间起粘合作用的EAA胶水厚度为0.003~0.006㎜。
作为优选,上述PVC膜/PVC溶胶也可以用偏二氯乙烯溶胶或过氯乙烯溶胶替代,以增强粘结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在生产加工时,通过设置在最外层的PVC膜/PVC溶胶,能与PVC护套自动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各层之间合理的厚度设置,使三屏蔽的同轴电缆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三屏纵包铝箔不会出现折断、包覆脱开等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铝塑复合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铝塑复合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3所述的新型铝塑复合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4所述的新型铝塑复合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粘PVC护套的新型铝塑复合带,包括第一铝层1,以及依次设置在第一铝层1上的PET膜3、PVC溶胶7,第一铝层1和PET膜3之间、PET膜3与PVC溶胶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EAA胶水2、第二EAA胶水4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铝层1厚度为0.01㎜、第一EAA胶水2厚度为0.003㎜, PET膜3厚度为0.015㎜,第二EAA胶水厚度为0.003㎜, PVC溶胶7厚度为0.01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7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热值燃气辐射管烧嘴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