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6827.3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鲁方俊;刘华军;郭建坤;张耀清;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B62D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铸造 驱动 转向 节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支承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具体适用于提高结构强度、改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的转向节支承座的受力相对复杂,且其多运用于复杂、恶劣的工况,因此对其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826982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3月2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特种车用转向前驱动改进型桥壳总成,包括相互焊接的转向节支承座、桥壳本体总成,转向节支承座上设有上、下主销孔用于连接转向节框架。该实用新型中转向节支承座、桥壳本体总成为分体式结构,其结构强度有限,无法满足十分复杂、恶劣的工况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结构存在的结构强度较弱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结构强度的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该转向节支承座为叉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以及对应连接在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两侧的一号侧板、二号侧板,所述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上均设置有主销孔;
所述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与桥壳本体呈整体式结构,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外侧部均为由一号圆弧面、二号圆弧面平滑过渡形成的外凸结构。
所述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内壁围合形成呈旋转曲面结构的内腔面。
所述一号弯臂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加强筋。
所述二号弯臂的内部开设有与桥壳本体的内腔相通的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中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与桥壳本体呈整体式结构,即采用转向节支承座与桥壳本体的整体式铸造结构,其强度更高,同时,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外侧部均为由一号圆弧面、二号圆弧面平滑过渡形成的外凸型结构,即桥壳本体的前、后壁呈外包式包裹一号弯臂、二号弯臂的侧部,不仅对转向节支承座起到类似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其结构强度,而且能够保证其内部零件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结构强度,而且保证了其内部零件足够的运动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中一号弯臂、二号弯臂、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内壁围合形成呈旋转曲面结构的内腔面,该旋转曲面结构能最大程度的增大转向节支承座的抗弯截面系数,进而增强转向节支承座的承载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承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中二号弯臂的内部开设有与桥壳本体的内腔相通的腔体,该腔体的设计有利于铸造过程中铁水的流动,可有效减少该处因铁水集中而造成的疏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从而改善铸造工艺。因此,本实用新型改善了铸造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节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图中:转向节支承座1、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腔体121、一号侧板13、二号侧板14、一号圆弧面15、二号圆弧面16、内腔面2、桥壳本体3、内腔31、主销孔4、弧形加强筋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整体铸造式驱动桥壳转向节支承座,该转向节支承座1为叉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以及对应连接在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两侧的一号侧板13、二号侧板14,所述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上均设置有主销孔4;
所述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一号侧板13、二号侧板14与桥壳本体3呈整体式结构,且一号侧板13、二号侧板14的外侧部均为由一号圆弧面15、二号圆弧面16平滑过渡形成的外凸结构。
所述一号弯臂11、二号弯臂12、一号侧板13、二号侧板14的内壁围合形成呈旋转曲面结构的内腔面2。
所述一号弯臂11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加强筋5。
所述二号弯臂12的内部开设有与桥壳本体3的内腔31相通的腔体121。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6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遥控水陆两栖车
- 下一篇:带ABS传感器的驱动桥总成轮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