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6064.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虎;张玉军;孟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5232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铝扣板 pvc 型材后共挤胶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属于塑钢门窗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塑钢门窗普遍安装有铝扣板,塑钢门窗外扣铝扣板不仅增加了门窗的美观性,同时增强了隔热、保温、防潮、阻燃、耐酸碱、抗腐蚀性。在安装铝扣板的过程中,铝扣板是需要和型材、胶条等配合的,然而现存的胶条没有专用于和铝扣板相配合的,现有的胶条需要人工压到型材上,这种方式导致门窗加工工艺复杂,操作不当就会影响门窗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包括胶条本体,所述胶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卡条,所述胶条本体的一端连接尾条和压紧条,所述尾条的一侧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胶条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为波形面,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将胶条本体的另一侧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波形面,当压紧条在窗户关闭时与波形面挤压重合,能够有效增加压紧条与胶条本体的接触面和摩擦力,提高对窗户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的夹角角度为25°-45°。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压紧条能够与窗扇更加贴合,保证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的夹角角度为33°。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7-1.2mm。此设计的目的在于,该凹槽的深度与铝扣板能够紧密配合,不松不紧,在窗扇关闭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贴合作用。
优选的,所述卡条设置为T型卡条。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卡条本身具有弹性,可以很好地嵌入到胶条卡槽内,设置为T型卡条,能够有效保证卡条紧密卡在胶条卡槽内,增强紧固性密封性,防止脱落。
在胶条的加工过程中,胶条采用TPV材料,同时PVC型材上设置有胶条卡槽,胶条和PVC型材通过热共挤技术,经过两次挤塑完成,胶条嵌入部分即卡条融粘在PVC型材的胶条卡槽内,胶条另一侧的压紧条在窗户关闭时与波形面挤压重合,波形面的设计增加了与压紧条的可接触性和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窗户的密封性,然后将铝扣板卡在尾条一侧的凹槽内,尾条则在窗子关闭时对铝扣板起到隔离作用,防止两铝扣板相磕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后共挤胶条可实现胶条与铝扣板的密切配合,该胶条改变了现行胶条后续安装到型材上的做法,节省了安装工序及密封胶条的选购、运输、仓储等成本,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该胶条采用后共挤技术与PVC型材一体成型,胶条的密封效果更好,胶条采用TPV材料有利于提高门窗加工质量及使用寿命,该胶条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共挤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共挤胶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胶条本体,2、卡条,3、压紧条,4、波形面,5、尾条,6、凹槽,7、铝扣板,8、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包括胶条本体1,所述胶条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T型卡条2,所述胶条本体1的一端连接尾条5和压紧条3,所述尾条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1.2mm。
在胶条的加工过程中,胶条采用TPV材料,同时PVC型材上设置有胶条卡槽,胶条和PVC型材通过热共挤技术,经过两次挤塑完成,胶条嵌入部分即卡条融粘在PVC型材的胶条卡槽内,胶条另一侧的压紧条在窗户关闭时与波形面挤压重合,波形面的设计增加了与压紧条的可接触性和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窗户的密封性,然后将铝扣板卡在尾条一侧的凹槽内,尾条则在窗子关闭时对铝扣板起到隔离作用,防止两铝扣板相磕碰。
实施例2: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凹槽6的深度为0.7mm。
实施例3: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胶条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为波形面,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的夹角角度为25°。
实施例4: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结构如实施例3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的夹角角度为45°。
实施例5:
一种配合铝扣板的PVC型材后共挤胶条,结构如实施例3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紧条与波形面的夹角角度为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6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