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表防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5743.8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成武;杜谦;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表 防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表防冻装置,用于安装在压力表与下方的阀门接头之间。
背景技术
油田生产中大量使用弹簧管压力表,弹簧管压力表主要由弹簧管、齿轮传动放大机构、指针、刻度盘和外壳等几部分组成。弹簧管是一根弯成圆弧形的空心金属管子,其截面做成扁圆或椭圆形,弹簧管的自由端封闭,固定端焊接在固定支柱上并与压力表接头相通。
当被测压力的介质通过压力表接头进人弹簧管的内腔中,呈椭圆形的弹簧管截面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有变圆的趋势,弯成圆弧形的弹簧管随之产生向外挺直的扩张变形、从而使弹簧管的自由端产生位移。此位移牵动拉杆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指针随之作出偏转,从而在面板的刻度标尺上指示出被测压力的数值。
弹簧管压力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被测介质需要进入弹簧管内腔,带动指针偏转指示压力。由于油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处于寒冷地带,所测介质有清水、污水等等。当环境温度低于0℃以下后,进入弹簧管内腔的水很容易出现结冰现象,一则阻断了液体通道,二则水结冰会发生体积膨胀,造成弹簧管损坏。冻坏后的压力表数据不准确,不但影响生产,甚至造成超压,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力表防冻装置,可以防止压力表在寒冷环境下被冻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力表防冻装置,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的密封面相对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的密封面之间垫有封闭的高压耐油橡皮,所述下法兰的中部向下垂直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设有沿轴线延伸的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的上端与所述高压耐油橡皮的下表面相通,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与压力表接头相同的公螺纹;所述上法兰的内周连接有向上方凸起的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上端连接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设有沿轴线延伸的防冻液通道,所述防冻液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圆锥体的内腔相通,所述上接头的上端设有可以旋接压力表接头的母螺纹,所述圆锥体的内腔及所述上接头的防冻液通道中注满有防冻液或机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高压耐油橡皮将该防冻装置分隔为上下两腔,下接头通过介质通道与待测介质相通,压力表通过压力表接头旋接在上接头中,防冻液通道的上端与压力表弹簧管的内腔相通,防冻液通道的下端与圆锥体的内腔相通;待测介质的压力传递至高压耐油橡皮,高压耐油橡皮向上鼓起将防冻液推出进入压力表弹簧管;由于进入压力表的介质为防冻液或机油,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不会结冰,从而避免被冻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G1/2公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接头的上端设有G1/2母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接头的下端设有M20*1.5公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接头的上端设有M20*1.5母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圆锥体内腔的底面直径是所述防冻液通道直径的五倍以上。使得高压耐油橡皮可以向上鼓起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变形比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共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高压耐油橡皮的上表面粘贴有圆形的橡胶加强层,所述橡胶加强层与所述介质通道共轴线。高压耐油橡皮正对介质通道的部位所受到的压力冲击最大,最先会被冲破,在此部位粘贴橡胶加强层可以提高该部位的强度,延长高压耐油橡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橡胶加强层的直径是所述介质通道直径的1~2倍。既不影响高压耐油橡皮的弹性,又使得补强面积大于受冲击最大部位的面积,补强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表防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法兰;2.上接头;2a.防冻液通道;3.圆锥体;4.高压耐油橡皮;5.下法兰;6.下接头;6a.介质通道;7.螺栓;8.橡胶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5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载砝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的锂电池过温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