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5528.8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旻;王爽;钱志辉;李广泉;徐广甍;张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旻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位 肠梗阻 减压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
背景技术
低位肠梗阻,常存在肠腔部分闭塞或完全闭塞,导致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或完全性肠梗阻表现。现有技术中,治疗低位肠梗阻的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由于肠道无法清洁,医生往往需要进行腹壁肠造瘘,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不利于护理,对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带来重要的负担;还可以采用支架置入术,虽然该装置可改善梗阻症状,但因支架无明显伸缩,与肠管相容性差,无法随肠管伸缩调整口径,患者常存在强烈的不适感,甚至无法忍受,且支架置入后取出困难,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肠梗阻治疗中易发生吻合口瘘,且易使患者存在不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包括:
由互不相通的主管、注气气囊管和冲洗管组成的三腔导管,所述主管、注气气囊管和冲洗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孔,所述主管的底部侧壁上设有若干主管侧孔,且注气气囊管的底端和冲洗管的底端位于主管侧孔的上方;
套装在注气气囊管的底端并与注气气囊管相通的环形固定球囊,通过向注气气囊管中注入气体或流体控制环形固定球囊的直径;
设置在冲洗管底部的防返流阀,所述防返流阀维持冲洗管中的水流持续滴注。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的直径大于注气气囊管的直径,注气气囊管的直径大于冲洗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三腔导管的材料为组织相容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固定球囊的材料为组织相容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防返流阀的材料为组织相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通过注气气囊管注入气体调整环形固定球囊的直径,使其与肠管具有良好的贴合固定,并可随肠管口径进行随时调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的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通过导水管注水持续冲洗,可有效对梗阻段肠腔进行持续清洗,改善肠腔内清洁度;
3、本实用新型的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通过主管对稀释后的肠内容物及粪便进行排出,减轻梗阻症状的同时,也为手术一期吻合及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的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造,且采用组织相容性柔软材料,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疾病痛苦,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固定球囊,2、防返流阀,3、主管,31、主管侧孔,32、第一主管开孔,33、第二主管开孔,4、注气气囊管,41、注气气囊管开孔,5、冲洗管,51、第一冲洗管开孔,52、第二冲洗管开孔;图中虚线表示三腔导管的分界线,互不相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低位肠梗阻三腔减压导管包括三腔导管、环形固定球囊1和防返流阀2;三腔导管由互不相通的主管3、注气气囊管4和冲洗管5组成,注气气囊管4、主管3、冲洗管5的从左向右依次侧壁连接排列,其中,主管3、注气气囊管4和冲洗管5均为中空结构,主管3的直径大于注气气囊管4的直径,注气气囊管4的直径大于冲洗管5的直径;主管3的大孔径有利于肠腔内的液体及气体排出,利于缓解梗阻症状,主管3的顶端设有第一主管开孔32,底端设有第二主管开孔33,主管3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多个主管侧孔31,注气气囊管4的底端和冲洗管5的底端均在主管侧孔31的上方,即主管3底部的主管侧孔31不被注气气囊管4和冲洗管5遮挡,裸露在外,主管3对稀释后的肠内容物及粪便进行排出,减轻梗阻症状的同时,也为手术一期吻合及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创造条件;注气气囊管4的顶端设有注气气囊管开口41,注气气囊管4的底端也设有开孔,且环形固定球囊1套装在底端开孔上,可以通过注气气囊管开口41向注气气囊管4中注入空气或流体调整环形固定球囊1的直径,防止其脱落,环形固定球囊1可以与注气气囊管4一体化成型;冲洗管5的直径较小,冲洗管5的顶端设有第一冲洗管开孔51,底端设有第二冲洗管开孔52,冲洗管5的底部设有防返流阀2,可以经第一冲洗管开孔51向冲洗管5中注水,并通过防返流阀2维持水流从第二冲洗管开孔52持续滴注,对肠内的粘稠或质硬内容物进行冲洗、稀释,以利于肠内容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旻,未经王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5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