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地球仪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4617.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季峰;刘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科技馆 |
主分类号: | G09B27/08 | 分类号: | G09B2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地球仪 模型 | ||
1.一种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1)、底座(3)、和听筒(4),球体(1)通过连接轴(2)安装在底座(3)上方且可围绕连接轴(2)转动;
球体(1)为地球模型,球体(1)具有多个语音单元(10),每个语音单元(10)包括语音信息存储模块和至少一个插孔(101),插孔(101)分布在球体(1)表面,同一语音单元的插孔(101)位于同一地理区域内并且连接同一语音信息存储模块;
听筒(4)包括用户可手持收听语音单元(10)中的语音信息的听筒主体(41)、可插入插孔(101)的插头(43)、和两端分别连接听筒主体(41)和插头(43)的接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球体(1)包括20-40个语音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个语音单元(10)包括多个插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听筒(4)的数目与插孔(101)的总数目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球体(1)的表面按照相应的海拔信息高低起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地球仪模型,其特征在于,插孔(101)从球体(1)表面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科技馆,未经合肥市科技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6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