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建用扒岩机收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4425.X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娟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E21D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建 用扒岩机收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料装置,具体是一种土建用扒岩机收料装置,属于扒岩机收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扒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业、矿洞、水电站引水洞、铁路工程隧道等行业的一些生产作业空间狭窄,一般的大型机械设备难以到位的施工地点,进行各种矿石、矿料、泥渣、石土的挖掘、输送及装车等作业。
现有的扒岩机,其收料装置包括底板和左右推板,左右推板由于焊接在底板上,从而固定了其收料范围,导致在收料过程中其收料的范围无法根据实际的收料环境而改变,收料效果不明显,影响工作效率与工程进度,且左右推板长期暴露在扒岩机的机体外面,长时间使用后会因外界因素而生锈,影响了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建用扒岩机收料装置,实现左右收料推板的自由张开与收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装置中还增加了左推板油缸、左推板旋转轴、右推板油缸和右推板旋转轴,其中,左、右推板油缸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左、右收料推板的外侧,分别与左、右推板旋转轴的底端连接,左、右推板旋转轴分别与左、右收料推板连接,实现左、右收料推板以左、右推板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张开和收紧。底板、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均为复合层板,包括芯板和活动安装的上下面板,其中,所述的芯板为整体的不锈钢钢板,所述的上下面板的外侧均涂有一层防锈层。
进一步,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层耐磨层。
进一步,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的旋转角度为0-90°。
进一步,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的旋转角度为45°。
进一步,底板、左收料推板和右收料推板中,芯板的厚度为15mm-20mm,上下面板的外侧均涂有的防锈层厚度为4mm-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上设置的的左右两个推板油缸的伸缩,从而推动固定在推板油缸的左收料推板与右收料推板分别以左右推板旋转轴为中心进行张开与收紧,实现土建用扒岩机收料装置的张开与收料,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收料环境改变收料范围和角度,减少了收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左右推板因长期暴露在扒岩机的机体外面,而导致生锈的情况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左收料推板,3、右收料推板,4、左推板油缸,5、左推板旋转轴,6、右推板油缸,7、右推板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土建用扒岩机收料装置,包括底板1、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分别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还包括左推板油缸4、左推板旋转轴5、右推板油缸6和右推板旋转轴7,左推板油缸4和右推板油缸6分别设置在底板1上,左右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外侧,分别与左推板旋转轴5和右推板旋转轴7的底端连接,左推板旋转轴5和右推板旋转轴7分别与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连接,实现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分别以左推板旋转轴5和左推板旋转轴为7中心进行张开和收紧。底板1、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均为复合层板,包括芯板和活动安装的上下面板,其中,所述的芯板为整体的不锈钢钢板,所述的上下面板的外侧均涂有一层防锈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层耐磨层,以减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张开和收紧对底板1的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旋转角度为0-90°,以避免因旋转角度过大。在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收紧过程发生相互碰撞的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旋转角度为45°,以避免因旋转角度过大。在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的收紧过程发生相互碰撞的现象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底板1、左收料推板2和右收料推板3中,芯板的厚度为15mm-20mm,上下面板的外侧均涂有的防锈层厚度为4mm-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娟,未经李晓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