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84354.3 | 申请日: | 2014-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鲁军;袁伸;邓梅;周荣鹏;张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焊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具体来讲是一种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起重吊焊接平台,如图1-图3所示,条状木板由角铁两两固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台,由于角铁是固定在木板交接处承载面的上方,受力能力非常有限,用一次就有可能报废拆掉,并且作为焊接平台,需要在该平台的上表面铺盖防火布才能实现安全施工,因此工人在安装和维护拆卸时均反映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强度高、使用安全的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包括支撑框和固定在支撑框中的平台支撑板,支撑框中固定有多个梯状分布的横杆,平台支撑板担在相邻两根横杆间并且支撑板和横杆的连接处通过螺栓紧固,该受力结构所能承受的压力要比原先受力结构所能承受的压力的提高至少一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横杆主要由两根互为镜像摆放的角钢紧贴组合而成具有垂直间隔面和水平承重面,横杆的垂直间隔面为两根角钢垂直面紧贴组合而成,水平承重面为角钢的水平面,平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相邻两根横杆的水平承载面紧固,角钢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用材,其结构稳固单一,横杆的垂直间隔面可以直接将相邻的两块平台支撑板间隔开。
再进一步的,两根角钢背对背靠在一起形成一根截面形状为“丄”字状的横杆;横杆的两端焊接在支撑框的侧边上,横杆呈梯状均匀分布在支撑框的两条相对侧边上。
还进一步的,平台支撑板的上表面印压有凹凸纹理,这是为了增大表面摩擦力,防滑。
还进一步的,两个角钢垂直面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使用这种可拆卸连接。
还进一步的,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和螺母之间过盈配合,因为该平台经常会装卸重物,难免会发生振动,普通的螺栓螺母很容被振动的松开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将螺杆和螺母采取过盈的配合安装后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这个安全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焊接平台解决了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不可重复使用,装配,运输,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并且提高了船用起重机接平台的工作安全性,多次使用还可以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焊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用起重机焊接平台如图4-图6,包括支撑框1,横杆的两端焊接在支撑框1的侧边上,横杆呈梯状均匀分布在支撑框的两条相对侧边上;横杆主要由两根互为镜像摆放的角钢4紧贴组合而成具有垂直间隔面和水平承重面,横杆的垂直间隔面为两根角钢4垂直面通过螺栓6紧固组合而成,水平承重面为角钢4的水平面,平台支撑板2的两端通过螺栓6分别与相邻两根横杆的水平承载面紧固,平台支撑板2的上表面印压有凹凸纹理3,本平台中用到的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和螺母之间过盈配合。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