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车轮配置和履带配置的锚杆机及其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3311.3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J·W·小科;T·D·克莱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全球矿业美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B62D5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美国宾夕法尼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车轮 配置 履带 锚杆机 及其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机之类的采矿设备,特别是涉及用于支撑锚杆机的多个驱动配置的多用底盘。
背景技术
本段意图提供背景或上下文给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实用新型。本文的说明可包括可实行的构想,但不一定是先前已经构思或实行的构想。因此,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本段中描述的内容不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且并不因为包含在本段中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工业车辆,诸如,锚杆机和其他矿用车辆,通常是在极端且多样的条件下操作,因此可能需要在各种表面上行进,以执行车辆的各种功能。例如,相同的车辆可能需要在砾石、泥浆、路面和/或其他各种表面上行进以在作业地点之间或者作业或任务过程中行进。然而,一些车辆,或者一些车辆的驱动器(例如,履带驱动器、车轮驱动器等),可能不是最适合于特定的表面,当在该表面上操作时,导致次优的性能。因此,车辆驱动器可能需要被更换,或替换为更适合于该表面,或特定的作业或任务的驱动器,以使车辆最有效地操作。通常,车辆底盘被配置成安装特定的车辆驱动器,使得底盘也必须更换或替换,以更换车辆驱动器,这会导致车辆长时间停机。
一些车辆可包括具有用于支撑不同类型的车辆的共用车架的模块化底盘。这种车辆和模块化底盘的例子可在于2012年9月7日公开的??PCT专利申请号PCT/FR2012/050426,“Flat Modular Chassis,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such a Chassis(平面模块化底盘和装有这种底盘的车辆)”中找到,它公开了一种具有共用车架的车辆和“适于所述车架,且适于通过选择适当的装置在同一车架上交替执行的主体的其它装置”。然而,所公开的模块化底盘被配置成安装车轮驱动器,使得模块化底盘必须更换或替换,以安装更适合于特定地形的另一种类型的驱动器,这导致车辆长时间停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轮和履带配置的锚杆机及其底盘,以克服现有技术在更换车辆驱动器时必须更换底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锚杆机的底盘。该底盘包括配置在所述底盘的第一侧上且具有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一配合板,配置在底盘的第二侧上、与所述第一配合板相对且基本上平行,且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二配合板,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包括:车轮附件开口,当锚杆机处于车轮配置时,其配置以匹配用于将车轮组件接合至所述第一配合板或第二配合板中的至少一者的车轮组件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及履带附件开口,当锚杆机处于履带配置时,其配置以匹配用于将履带组件接合至所述第一配合板或第二配合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履带组件的至少一个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板包含第一前轴开口和第一后轴开口,且第二配合板包含基本上与第一前轴开口共轴的第二前轴开口和基本上与第一后轴开口共轴的第二后轴开口,且其中当锚杆机处于车轮配置时,第一和第二前轴开口被配置成容纳前轴,且第一和第二后轴开口被配置成容纳后轴。
又进一步的,所述车轮附件开口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用于容纳第一前轮组件的第一前轴开口、用于容纳第一后轮组件的第一后轴开口、用于容纳第二前轮组件的第二前轴开口,以及用于容纳第二后轮组件的第二后轴开口周围的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表面和第二配合表面是平坦的,且其中第一配合表面被配置成当锚杆机处于履带配置时与第一履带组件配合,且当锚杆机处于车轮配置时与第一车轮组件配合;第二配合表面被配置成当锚杆机处于履带配置时与第二履带组件配合,且当锚杆机处于车轮配置时与第二车轮组件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板与第二配合板镜像,且第一和第二配合板均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进一步包含接合至所述第一配合板、用于将第一配合板接合至锚杆机的第一附接支架,和接合至第二配合板、用于将第二配合板接合至锚杆机的第二附接支架。
此外,所述底盘还进一步包含接合至所述第一配合板、用于支撑第一配合板的第一顶板组件,和接合至第二配合板、用于支撑第二配合板的第二顶板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顶板组件各包括一个与两个侧板连接并垂直的顶板。
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同时位于车轮附件开口和履带附件开口内。
其中,所述车轮附件开口被配置为使得车轮组件可在多个高度接合至底盘,且履带附件开口被配置为使得履带组件可在多个高度接合至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全球矿业美国有限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全球矿业美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3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盾构隧道风险预警可视化演示平台
- 下一篇: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