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置换防冲耐磨保护结构体的排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3068.5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章;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5/00;E02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置换 耐磨 保护 结构 排导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置换防冲耐磨保护结构体的排导槽。适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泥石流治理工程、尾矿坝工程等需要排水、排砂和排泥石流功能的排导工程等。
背景技术
在大江大河修建的水电工程中,要利用的天然的沟谷进行弃渣(类似矿山工程中的尾矿坝弃渣)或在天然的沟谷上修建其他工程建筑物(如辅助工厂设施)等。利用沟谷时,必须对原沟谷的沟水进行处理(排导)或泥石流排导,因此修建具有排水、排洪、排沙和排泥石流的泄流结构即排导槽是必须的。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水电工程西部修建,而西部的这些沟谷,其水流混浊,含沙量高,雨季还有可能发生泥石流。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排导槽的安全,修建的排导槽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衬护1以确保排导结构的安全,如图1、图2所示。
通常情况下,按照图1、2所示的结构,基本满足了工程的安全要求。然而,我国的西部水电工程的沟谷落差较大,常常超过100米以上,因而需修建的排导结构落差从几十米到超过一百米。在经常性排水和汛期泄流时,流速大,水流中含沙量高,有时还需要排泄泥石流。由于落差大,其排导体(水、水砂或泥石流)的流速高,能量大,对排导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磨损大。多个类似工程的实践证明,目前的排导结构,一般运行几年后,就要对排导槽(排导隧洞)的永久钢筋混凝土衬护结构进行大修。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不适宜修复、其修复代价高、复杂,劳民伤财。以前的设计时,通常也会对这样的结构进行保护,如铺设钢轨减少水钢筋混凝土的磨损、采用耐磨混凝土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维护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具有可置换防冲耐磨保护结构体的排导槽,以提高排导槽防冲耐磨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可置换防冲耐磨保护结构体的排导槽,排导槽内具有钢筋混凝土衬护,其特征在于:排导槽内还安装有防冲、防磨损的保护结构体,所述保护结构体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体,该预制块体上表面贴有防冲耐磨层,下表面贴有复合材料层,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体中部预留有穿过其上、下面的预留孔;所述钢筋混凝土衬护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保护结构体,保护结构体经穿过预留孔的螺纹钢筋螺杆配合垫片和螺帽固定于钢筋混凝土衬护。
所述复合材料层采用沥青油毛毡和无纺布复合而成。
所述防冲耐磨层为柔性橡胶材料层。
所述防冲耐磨层采用废旧轮胎制成。
所述保护结构体与保护结构体之间留有接缝,接缝内回填复合料,该复合料为沥青、旧轮胎橡胶碎块凝合制成的胶状物,旧轮胎橡胶碎块直径为5~10mm。
所述接缝宽50mm。
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体的长宽高为300mm×300mm×150mm;所述防冲耐磨层的长宽高为300mm×300mm×10mm;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5mm;所述预留孔孔径为38mm;所述螺纹钢筋螺杆直径为10mm,锚固深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钢筋混凝土衬护表面布置保护结构体,对衬护结构进行保护,避免衬护结构的检修或大修,即使部分保护结构体受损,也可及时更换,施工和安装方便。保护结构体可根据现场的尺寸需要和水力学等指标,工厂化定制生产。利用废弃柔性和弹性材料(如废弃的汽车轮胎回炉加工等)生产出保护的结构,即保证工程安全,又保护了环境。保护结构体轻便,总重不超过38kg,安装施工时,一人就可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排导槽典型平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排导槽典型纵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排导槽横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结构体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结构体平面布置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结构体细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所示,在排导槽内设有钢筋混凝土衬护1,钢筋混凝土衬护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保护结构体,保护结构体之间留有宽50mm的接缝7,保护结构体经螺纹钢筋螺杆6固定于钢筋混凝土衬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3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