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降温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715.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翁世东;周戈亮;翁沛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1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降温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作场所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特定的高温工作环境中,比如矿井、化工厂等有易燃易爆危险的人工操作密闭空间,使用电动空调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如降温效果不佳,电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等,故在这些场合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气动制冷降温空调装置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选择。
在一定气压下涡流管可以将常温压缩空气进行冷热分离,形成一股冷气流和一股热气流,从而可以达到输出冷气的效果。但仅仅利用涡流管的冷气直接降温,存在以两个问题:
1.直接用涡流管的冷气进行降温,气体冷量的交换特别慢,冷却效率比较低;
2.涡流管产生的热气流直接被排出,不仅产生浪费,而且其产生的热量对降温会起到反作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220421062.6公开了一种矿用气动冷暖空调,它包括空调箱体,在所述空调箱体内通过挡板将所述空调箱体分别分隔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第四空腔和第五空腔,一压缩空气管道穿过所述空调箱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调压过滤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调压过滤器的出口与温控阀的进口连接,所述温控阀的出口与手动控制阀的进口连接,所述手动控制阀的出口与气动截止阀的进口连接,所述气动截止阀的出口一路与所述调压过滤器和温控阀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路与精密过滤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口一路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挡板上的涡流管连接,另一路分别与设置在第三空腔与第五空腔之间挡板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与第四空腔之间挡板上的气动抽风装置连接,在所述第四空腔和第五空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
然而,这种气动冷暖空调的出气量较小,难以与周围空气形成有效地对流,换热效果差,降温效果很难保证;另外,由于它直接用涡流管的冷气进行降温,需要同时配置多个涡流管,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温效果更好的气动降温空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降温空调,包括一机箱和位于机箱内的涡流管,所述机箱上设有抽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涡流管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热气出口和冷气出口,所述涡流管的热气出口连接一个流量调节阀,所述涡流管的冷气出口通过一个消音器连接一个气流增流器的进气口,气流增流器的出气口通过另一个消音器连接所述机箱的排风口,所述气流增流器上还设有一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与机箱上的抽风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涡流管的压缩空气入口上连接有调压器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机箱内还设有一个水箱和一个气动风机,所述水箱内设有热交换器,所述涡流管的热气出口与热交换器的一端相连接,热交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动风机相连接,所述气动风机的吹风口在所述机箱的排风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风机由气动马达驱动或应用文丘里效应进行真空抽吸。
优选地,所述气流增流器为应用科恩达效应或文丘里效应的气流增流器。
优选地,所述气流增流器的吸气口上设有风量调节器。
优选地,两个所述消音器上均连接有温度计,所述机箱上也安装有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计。
优选地,所述机箱的抽风口上安装有空气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压缩空气做动力,而且内部无运动机构,安全可靠,无电机爆炸危险。
2.涡流管的冷气经过气流增流器后,使气流增强,大大提高了密闭环境内空气的热交换,提高降温效率。
3.涡流管的热气经过水箱内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后,温度下降,对密闭环境的温度影响降低。
4.涡流管的热气经降温后驱动气动风机工作,大大增强了密闭环境内空气的对流。
5.机箱的抽风口上可以设置空气过滤网和有毒气体吸附剂,改善密闭环境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降温空调从正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背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压器 2、过滤器
3、气动风机 4、机箱
5、涡流管 6、消音器
7、机箱 8、气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箱式充电机机房自动通风系统
- 下一篇:儿童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