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339.5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奎琦;夏长生;谭一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04 | 分类号: | F16J1/04;F16J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柴向荣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组。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配件中的主要配件之一,它与活塞环、活塞销等零件构成活塞组,活塞组与气缸、气缸盖构成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承受燃气压力并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以完成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目前,市场上的活塞组从上到下绝大部分都设有三道活塞环,但是由于活塞环的结构不能与环形定位槽有效匹配,活塞环加工工艺上存在不足,常常导致以下问题:1、活塞杆与气缸体密闭性较差,2、活塞杆在上下运动过程当中油脂膜无法形成,造成活塞杆与缸体间实际是在干磨的情况下运行,对部件造成磨损,3、活塞环在机加工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控制倒角量,都是把磨削活塞环锐角边作为最后一道工序,这样造成了90度刃口及毛刺的存在,而在安装时又忽略了这一关键部位,在活塞杆上下运行后,所述刃口如同刮油环式的锋利刀口,将润滑油刮除,使油膜无法形成,在长期工作后,毛刺表面被慢慢研磨成细小的晶粒,造成缸体和活塞杆的迅速毁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组,通过改变活塞环的结构,保证装置气体密闭性和长期处于油润滑的状态,同时避免活塞环由于机加工磨削工艺产生的锐角边毛刺对活塞组件产生干涉,保证活塞组件长期稳定的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塞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其顶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形定位槽,第二环形定位槽,第三环形定位槽,与三个环形定位槽依次对应配合有第一活塞环,第二活塞环和第三活塞环,所述第一活塞环截面端部呈圆弧设置,且圆弧的顶点与气缸内壁抵触,所述第二活塞环为锥面环,其外圆为上小下大的锥面,所述第三活塞环截面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且所述相邻凸起部之间呈间隙设置,凸起部的顶点与气缸内壁抵触,且所述第二活塞环直径较大的外圆边缘倒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槽配合有第一活塞环,且所述第一活塞环截面端部呈圆弧设置,且圆弧的顶点与气缸内壁抵触,有利于环在上下运动时形成稳定油膜,圆弧设置密封性强,且能保证良好的润滑和避免棱缘负荷,所述第二环形定位槽配合有第二活塞环,且所述第二活塞环为锥面环,其外圆为上小下大的锥面,锥面环能改善窜气、窜油情况,与缸壁接触面积小,有利于磨合和密封,所述第三活塞环截面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部,且所述相邻凸起部之间呈间隙设置,两凸起部的顶点与气缸内壁抵触,连续的凸起设置能够增加环本身的张力,增加密闭性。所述第二活塞环直径较大的外圆边缘可以用油石仔细研磨成直径很小的圆角,这样不仅有利于在运行时形成油脂面,且可以避免加工留下的刃口及毛刺在长期工作后,毛刺表面被慢慢研磨成细小的晶粒,对缸体和活塞杆的迅速毁坏,从而保证活塞组件长期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角为R0.1-R1毫米,且所述圆角与气缸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角与气缸内壁抵触,避免锐角边倒圆后与气缸内壁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杆与各环形定位槽之间均间隙设置有弹性层。
由于活塞杆与活塞环同轴度较差,或者装配过程当中不能很好配合,实际工作状态润滑效果较差,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活塞杆与气缸壁在上下运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所述活塞环由于结构不能有效配合对活塞杆会产生一个横向的压力,由于活塞杆与活塞环均为刚性材料,从而导致活塞杆与活塞环产生磨损及毁坏,故在所述活塞杆与环形定位槽之间间隙设置有弹性层,这样,所述弹性层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将受到的压力均匀分散,从而保护各部件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在受到外力情况下,会产生变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活塞杆与活塞环等部件不受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组实施例的截面形状图;
图2为所述活塞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处I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所述第二活塞环和第三活塞环外圆环II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改进前传统工艺下活塞环锐角边上的刃口或毛刺形状。
图中:1、活塞杆;2、气缸;3、第一活塞环;4、第二活塞环;5、第三活塞环;6、圆角;7、弹性层;8、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活塞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利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智能无线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用焊接防锡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