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挤模具之Y型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255.1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阮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尔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7/5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挤模具之Y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挤出模具一般是采用挤出模头与挤出机连接,挤出模头利用挤出机螺杆的作用,将不断被压送的PE熔融物,赋予所需要的形状,其内部呈衣架式通道,在出口处呈片状,设定所需要的宽度和厚度,后到三辊机处压光压平控制厚度。但是这种挤出模具出料的速度不够快,不够均匀,因此,造成施工的效率低,相应的施工时间会增长,同时投资成本也相应增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度快,出料均匀,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的共挤模具之Y型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挤模具有Y型连接装置,包括与挤出模头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连接有混合腔,混合腔上连通有两个通液管,两个通液管的外端部均连接有可与挤出机连接的连接头,混合腔与连接头之间的两个通液管上分别连通有换网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液管为直通液管或折弯通液管,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的内端分别与混合腔连通、外折弯部上连通有换网器,换网器外侧的外折弯部上连接有可与挤出机连接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直通液管或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直通液管或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夹角为45°-8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外折弯部的轴线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Y型的连接装置,与通液管连通的连接头分别与挤出机的挤出端连接,然后将两个挤出机内的PE熔融物不断的送至混合腔,并挤送至挤出模头,然后挤出,实现了双挤出机共挤出料的目的,使出料速度快,出料更均匀,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共挤模具之Y型连接装置,包括与挤出模头10连接的第一连接头11,第一连接头11上连接有混合腔12,混合腔12上连通有两个通液管13,两个通液管13的外端部均连接有可与挤出机连接的连接头14、15,混合腔12与连接头14、15之间的两个通液管13上分别连通有换网器16。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通液管为直通液管,两直通液管的内端分别与混合腔12连通、外端上连通有换网器16,换网器16上连接有可与挤出机连接的连接头14、15。这种如图1中的Y型连接装置挤出效率更高,挤出速度也更快,挤出更均匀。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通液管为折弯通液管,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17的内端分别与混合腔12连通、外折弯部18上连通有换网器16,换网器16外侧的外折弯部上连接有可与挤出机连接的连接头14、15。这种如图2中的设置方式仅为受到环境的制约的一种实施方式,挤出效率较高,挤出速度也较快,挤出较均匀。
综上,所述两直通液管或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17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优选所述两直通液管或两折弯通液管的内折弯部17夹角为45°-80°。
上述中,所述两外折弯部18的轴线相平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尔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尔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