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条及具有该胶条的电子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81997.2 | 申请日: | 201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辉鸿;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子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显示装置及用于固定该电子显示装置的部分构件的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显示装置及用于固定该电子显示装置的部分构件的胶条。
背景技术
电子显示装置为一转换电子信号至可见影像的电子装置,使观看者可观看上述电子信号中所负载的信号。近年来,电子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isplay)已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
上述电子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低电压操作、无辐射线散射、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已广泛被应用于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个人随身助理、以及可携式移动电话中,并取代传统电视及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荧幕。
一般而言,电子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通过一双面胶固定于一框体(例如:胶框)上。然而,目前的双面胶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因此在提供双面胶于框体的过程中,往往造成对位贴附不良和贴附重合不良等现象。另外,在显示面板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框体后,在进行重工的程序时,必须使用切割工具破坏双面胶,进而造成显示面板或操作者的潜在危害。
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用于结合框体与显示面板的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方便贴附的特性,又可以有效避免显示面板于重工程序时遭受破坏,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条,其适用于结合显示面板至一框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胶条包括一基底层、一第一胶材层、及一第二胶材层。基底层自一第一端部开始延伸并终结于一第二端部,且包括一上表面及一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第一胶材层与该第一端部相隔一第一间距并设置于该基底层的该上表面。第二胶材层与该第一端部相隔一第二间距并设置于该基底层的该下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胶材层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该第一胶材层。
在一实施例中,该基底层包括多个通孔,该多个通孔分别穿设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第一胶材层经由该通孔与该第二胶材层直接接触。在部分实施例中,该多个通孔的宽度与该基底层的宽度的比值介于1/3至2/3之间。在部分实施例中,该多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异。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基底层包括一第一侧缘及一相反该第一侧缘的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与该第二侧缘各自连结该第一端部至该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胶材层与该第二胶材层接触的位置位于该第一侧缘与该第二侧缘的外侧。该基底层的宽度与该第一胶材层的宽度的比值介于1/3至2/3之间。该基底层的宽度与该第二胶材层的宽度的比值介于1/3至2/3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胶材层的厚度介于0.2-0.3毫米之间,该第二胶材层的厚度介于0.2-0.3毫米之间,该基底层的厚度介于0.08-0.12毫米之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间距介于1-3厘米,且该第二间距介于1-3厘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基底层包括橡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框体、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胶条、及一显示面板。框体具有一前表面,多个沟槽形成于该前表面。该多个胶条分别相对该多个沟槽其中之一者设置。显示面板设置于该框体的前表面。该多个胶条的第一胶材层结合至该显示面板,且该第二胶材层结合至对应的沟槽的内壁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胶条具有一基底层用以支撑第一胶材层及第二胶材层,其中该基底层的结构强度高于第一胶材层与第二胶材层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胶条较现有的双面胶硬,有利于快速且精确提供胶条于框体表面。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胶条的至少一部分并未受第一胶材层及第二胶材层所覆盖,因此在重工程序时,操作者可握持上述未受覆盖的部分,拉扯胶条,使胶条自显示面板与框体脱离,无需额外使用切割工具,有效避免显示面板或操作者的潜在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的一胶条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截线所视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的胶条的长度方向所视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的电子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的一胶条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的B-B截线所视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