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线圈故障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1279.5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邢子义;李殿贇;何永纯;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董尚风 |
地址: | 2657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线圈 故障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圈故障诊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空调、音响及给水箱散热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电磁线圈故障诊断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类电气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诸如汽车空调、汽车音响及给水箱散热的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电磁线圈不可或缺。而由于其周围高温、密封、高转速等特定条件,使得产品的检测工作异常繁琐,且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人工检修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不准确,易产生服务不及时、误判等问题,且浪费人工,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线圈故障诊断装置,其目的在于对电磁线圈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诊断,并及时、准确地将其工作情况进行预警、显示,使驾驶、维修人员得以明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线圈故障诊断装置,包括保护模块3,至少一个功能检测模块1,电源指示及信号侦测模块5,电压基准模块6,电压基础模块4,其中功能检测模块1、电源指示及信号侦测模块5、电压基准模块6、电压基础模块4通过电源线并联连接并与分别与外接的电源正极17、电源负极16相连,保护模块3与电源正极17串联连接并位于功能检测模块1、电压基础模块4之前,所述的功能检测模块1包括电磁线圈故障指示模块7、电磁线圈驱动模块8、保护线路9、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电流故障指示模块11、电磁线圈12,所述的电压基础模块4给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提供电压基准信号,其中电磁线圈故障指示模块7、电磁线圈驱动模块8并联组成电磁线圈故障侦测单元,电磁线圈12、保护线路9并联组成电磁线圈单元,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电流故障指示模块11并联组成电流故障侦测单元,其中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的比较电压信号线13与电压基础模块4的稳定电压信号线14相连接,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的零线电压信号线15与电源负极16相连接,电磁线圈故障侦测单元、组成电磁线圈单元、电流故障侦测单元串联连接。
本技术方案可以优化为,功能检测模块1为两个。
在以上优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成所述的电压基准模块6可以是由稳压二极管、电阻、电容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由三端稳压模块构成的电路,还可以是由变压器经过整流、滤波、稳压构成的电路,电源指示及信号侦测模块5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构成的电路。
还可以优化为所述的电磁线圈故障指示模块7 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电磁线圈驱动模块8由开关组成、保护线路9是由电磁线圈12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电流信号侦测模块10由电磁感应器串联组成、电流故障指示模块11由限流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
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开关为三极管,其中发射极与电磁线圈12相连接,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接,基极通过启动控制信号线18与外部控制信号源相连接。
也可以优化为开关为场效应管,其中漏极与电磁线圈12相连接,源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接,栅极通过启动控制信号线18与外部控制信号源相连接。
还可以优化成所述的开关为机械式开关,开关一端连接电源正极17或电源负极16、另一端连接电磁线圈12。
也可以优化成所述的开关为继电器、接触器,开关两端分别连接电源负极16和电磁线圈12,继电器、接触器的启动控制信号线18与外部控制信号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感应器可以是电流互感器、电流传感器或分流器,所述的保护模块3可以是保险丝、自复保险丝、TVS管、稳压管、雪崩管中的一种或几种串或并联组成。
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成所述的电压基础模块4由三端稳压器与滤波电容、过流保护电阻及钳位电阻组成,也可以由稳压二极管与滤波、过流保护电阻及钳位电阻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诊断模式为自动检测和对比,节省人工,工作效率提高,改善工作环境;
2.可靠性提高;
3.减少用户维修成本;
4.提高诊断及检测准确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场效应管开关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式开关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1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TC测试板
- 下一篇:一种水平单联绝缘子串检测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