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死畜禽和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0464.2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共敏;冯建忠;魏冠杰;周东升;屈光辉;任伟芳;侯青峰;王云娣;刘浩;韩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共敏;冯建忠 |
主分类号: | C05F1/02 | 分类号: | C05F1/02;C05F9/02;C12P7/6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朱俊峰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垃圾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死畜禽和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死畜禽(动物尸体)是一类特殊的生产、生活垃圾。传播疾病、危害食品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冲击经济秩序,是动物尸体的四大危害,并能够由此引发影响恶劣的突发事件。 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其中有一些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如炭疽、结核、狂犬病等,如食用这些病死的畜禽肉,人就容易被传染上这些疾病,这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有些畜禽虽然不是因为传染病而死,但死亡之后,体内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就会大量繁殖并迅速散播到畜禽的肌肉里,有的细菌还能产生肠毒素,人若吃了这种畜禽的肉,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有些禽畜可能因吃了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吃了这种死畜禽,同样也有可能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以及农村的实际情况,病死畜禽应采取如下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的畜禽严禁出场、转让、出售、抛弃,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销毁。马、牛、猪、羊等大中家畜死亡一律焚烧后深埋2米以下。家禽、兔等小动物死亡一律焚烧后深埋1.5米以下。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其特点可归纳为: ⑴ 含水率高、可达80% - 95%。 ⑵ 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 ⑶ 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 ⑷ 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⑸ 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⑹ 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
在浪费资源方面,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可替代玉米、鱼粉、豆粕等加工成高能蛋白优质饲料,也是制取生物柴油的适合原料。专家解释,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面对中国耕地紧张、粮食短缺,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饲料的现状,合理利用餐厨垃圾是增加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这种利用,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特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动案例。
对于餐厨垃圾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因餐厨垃圾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水分,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烂变质现象;且废弃放置时间越久,腐败变质现象就越发严重。特别是到了夏季,温度较高,腐烂变质也越快,这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渗滤水以及恶臭气体,滋生蚊虫,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
(2)危害人体健康。餐厨垃圾中的肉类蛋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类物质,主要来自于提供肉类食品的那些牲畜家禽,牲畜在直接吃食未经有效处理的餐厨垃圾后,容易发生“同类相食”的同源性污染,并造成人畜之间疫病的交叉传染,危害人体健康,并可能促进某些致命疾病的传播。如历史上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再比如说,目前在许多地方传播的禽流感等的起因,可能是由于病牛、病羊或病猪的尸体被制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的大规模传染。
(3)传播疾病。餐厨垃圾的露天存放会招致蚊蝇鼠虫的大量繁殖,其是疾病流传的主要媒介。
(4)餐厨垃圾中堆放时产生的下渗液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会造成有机物含量的增加,从而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增加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共敏;冯建忠;,未经张共敏;冯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0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