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霾排气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79698.5 | 申请日: | 201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凌;崔向珍;孙静;张咏梅;丁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霾排 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筒,具体地说是一种降霾排气筒。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我们欣喜的看见轿车进入普通人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当我们看到轿车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行驶在大街小巷,轿车尾部的排气管吐着绵绵不断的污浊尾气,纵横交错之感中,给中国大地已经不堪一击的雾霾污染中又狠狠的加了一笔,为雾霾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反观每一个坐在轿车里的人,开着轿车的人,虽然紧闭着车窗,但是他们也逃避不了雾霾天气的污染,也是受害者之一。为了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我们的子子孙孙能有一个湛蓝的天空,有必要对轿车尾气进行处理,将其中的霾降低到最低的限度,是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霾排气筒,该排气筒内安装一定数量且有一定倾斜度的带通孔的隔板,让飞腾的气泡翻转向下对含霾的尾气进行二次溶解过滤,减少尾气中的霾量,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降霾排气筒,其结构包括进气口、排气筒和出气口,所述的排气筒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连接出气口,所述的排气筒内腔设有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下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二隔板的下部设有导水孔;在排气筒出气口一端的下部设有带塞盖的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对倾斜呈三角形设置,第一档板下部的通孔与第二隔板下部的导水孔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隔板下部的通孔三分之一在水面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排气筒内腔设有多个隔板,且隔板上的通孔位置交错,使尾气经过多层过滤,减少尾气的排出量。
2、由于车辆行驶中燃烧的汽油会产生很多水分,第一隔板下部的若干个通孔三分之一数量的通孔在水面之上,保证了车点火时的排气顺畅,三分之二数量的通孔被埋在水中,使车在行驶中排出的气体大部分迅速进入水中溶解,减少尾气的污染量。
3、排气筒中每相邻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使飞腾的气泡翻转向下对含霾的尾气进行二次溶解过滤;经过数次溶解的尾气排出后,对空气的污染能降到最低。
4、在第二隔板的下部设有导水孔,能防止排气筒内因为隔板交替设置而导致的水位不平,从而保证了整个排气筒内水位平衡;第二隔板可使气体进入下一个水溶过程,提高了尾气的溶解效率。
5、在排气筒的出气口端设有排水口,当排气筒内腔的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排水口将多余的水份排出,保证了尾气的充分溶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排气筒、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通孔、6导水孔、7排水口、8出气口、9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降霾排气筒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降霾排气筒,其结构包括进气口1、排气筒2和出气口8,所述的排气筒2一端连接进气口1,另一端连接出气口8,所述的排气筒2内腔设有多个第一隔板3和多个第二隔板4,所述的第一隔板3下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5,所述的第二隔板4的上部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5,第二隔板4的下部设有导水孔6;在排气筒2出气口一端的下部设有带塞盖的排水口7。当排气筒2内腔的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排水口7将多余的水份排出,保证了尾气的充分溶解。
可以根据排气筒的长度和排气量,合理的设置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的数量。隔板与排气筒的内壁焊接固定。
如图1所示,在排气筒内设有数个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且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交错排列。所述的第一隔板3与第二隔板4相对倾斜呈三角形设置,第一隔板3下部的通孔5与第二隔板4下部的导水孔6对应。导水孔6能防止排气筒2内因为隔板交替设置而导致的水位不平,从而保证了整个排气筒内水位平衡;第二隔板4可使气体进入下一个水溶过程,提高了尾气的溶解效率。
所述的第一隔板3下部的通孔5设有若干个,使三分之一的通孔5数量在水面9之上,保证了车点火时的排气顺畅,三分之二数量的通孔5被埋在水中,使车在行驶中排出的气体大部分迅速进入水中溶解,减少尾气的污染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9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主片复合增强支架机构
- 下一篇:消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