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9310.1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应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仑一特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工艺。退火炉是退火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通常是先将退火炉内的炉胆从退火炉的炉膛取出,装入工件至炉胆内,然后将炉胆置入炉膛内,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将炉胆从退火炉的炉膛退出,再将工件从炉胆内取出。此种退火方式不能连续进料且进料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工件的加工效率。另外,传统退火炉采用电热丝加热,电热丝加热的负载功率小,在空气中容易被烧损,使用寿命短,而且现有退火炉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影响了退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退火效果,温度控制效果好,使用方便的退火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炉膛、炉盖、进料装置、加热控制装置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由外至内设有氧化锆纤维层和硅酸钙板层,所述输送装置设于炉膛内,并由若干滚轮组成;所述炉体的炉口处设有炉盖;所述加热控制装置为加热硅碳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退火炉在炉膛内设置并排的滚轮结构,同时在滚轮空隙间设加热控制装置,待退火的产品在退火炉中由滚轮推进,同时被加热,连续性好,操作简便,保证了退火效果。而且在炉体内设置两层保温层,保温效果好,进一步保证了退火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退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膛,3.加热控制装置,4.氧化锆纤维层,5.硅酸钙板层,6.进料装置,7.输送装置,8.炉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退火炉,包括炉体1、炉膛2、炉盖8、进料装置6、加热控制装置3和输送装置7,炉体1内由外至内设有氧化锆纤维层4和硅酸钙板层5,炉体1的炉口处设有炉盖8,使得工件在退火时炉体1内的保温效果好,进一步保证了退火效果。输送装置7设于炉膛2内,并由若干滚轮组成,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进行工件坯料的添加,工件置于进料装置6上,由输送装置7将工件输送至炉膛2内,若干滚轮为同步的,推动待退火的工件在退火炉内运动。加热控制装置3为加热硅碳棒,由其对工件进行加热控制。
该种退火炉在炉膛内设置并排的滚轮结构,同时在滚轮空隙间设加热控制装置,待退火的产品在退火炉中由滚轮推进,同时被加热,连续性好,操作简便,保证了退火效果。而且在炉体内设置两层保温层,保温效果好,进一步保证了退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仑一特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仑一特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9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底盘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铜材表面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