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片式锚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9237.8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牛斌;葛凯;马林;王乐然;肖祥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08;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片式锚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夹片式锚具,尤其有关于一种结构加固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夹片式锚具。
背景技术
高强纤维板材是指轻质高强的增强型和功能型的单向、连续排列的纤维经过浸渍胶粘剂(例如树脂)处理后制成的均匀板材,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英文名称Fiber Reinforced Polymer),如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陶瓷纤维增强塑料等。作为一种优良的抗拉材料,高强纤维板材已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领域。
利用金属锚夹具夹持高强纤维板材的两端,对板材施加预应力并与结构物进行联结的加固效果十分显著,锚固性能也十分可靠。目前,在加固领域中通常采用夹片式锚夹具对高强纤维板材进行夹持,另配合张拉反力板对锚夹具进行张拉。
该夹片式锚夹具与张拉反力板组成的体系,需在厂内预制阶段组装在纤维板材上,也即在纤维板材上必须先穿入张拉反力板,然后安装夹片式锚夹具,张拉反力板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盘卷包装的难度,一方面在组装件运输过程中容易磨损纤维板材。目前有一种张拉反力板在厚度方向由上、下两部分连接和拼装而成,该张拉反力板上预设槽口以供纤维板材穿过,这种张拉反力板虽然可以实现在施工现场拼装,但是接装而成的张拉反力板的整体刚度较小,张拉反力板的拼装精度不易保证,容易导致拼装后的张拉反力板出现变形、错位和受力不均,因而不易保证纤维板材的张拉均匀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夹片式锚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片式锚具,该夹片式锚具同时具备了夹持结构和张拉结构,省去了张拉反力板构造,简化了结构、减小了张拉部件的体积,便于包装、安装和定位,其体型轻巧、制作简单、安装简易、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片式锚具,包括夹具本体,其两侧分别凸设有吊耳部,吊耳部上设有供张拉杆穿设的穿孔,夹具本体上开设有供纤维板穿设的梯台形通孔;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梯台形通孔内,纤维板夹设在两个夹片之间。
进一步地,夹片与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
进一步地,摩擦凹部为条状凹槽、网格凹槽或多个凹点。
进一步地,夹片与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
进一步地,夹具本体相对于吊耳部沿纤维板的拉伸方向凸设有凸部。
进一步地,夹具本体相对于吊耳部沿纤维板的拉伸方向的相反方向凸设有凸部。
进一步地,夹具本体的厚度h≤50mm。
进一步地,夹片为楔形,楔形的楔角为1°至10°。
进一步地,凸部与吊耳部之间形成45度直倒角结构或圆弧倒角结构。
进一步地,梯台形通孔的梯台底面朝向纤维板的拉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特点及优点是:该夹片式锚具是通过两个夹片对纤维板进行夹持,共同安装于夹具本体的梯台形通孔内,主要通过界面机械咬合作用提供摩擦力以实现锚固作用的锚具,其用于高强纤维板材的夹持、张拉与锚固,可充分发挥高强纤维板材的高强特性,可以保证高强纤维板材的夹持均匀性,提升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扰势。在保证锚固效率高于0.95的基础上将锚具与张拉反力板构造进行结合和简化以方便纤维板组装件的运输、安装与张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夹片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夹片的摩擦凹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夹片的摩擦凹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片式锚具的夹片的摩擦凹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9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