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气压密闭性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7900.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栋;吴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华栋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050034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气压 密闭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半自动气压密闭性测试机。
背景技术
管件在生活使用中随处可见,因此对其出厂时质量把关也越来越严格,管件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是检测其是否漏气,也就是其密闭性,现有的两通接头的密闭性测试机有侧式的也有垂直式的,现在侧式的测试机多为单个产品检测,且为手持式,不仅检测效率慢,且极易发生夹伤检测工人手的事故;而垂直式测试机,多为一次检测四个管件,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1、垂直式测试机在管件下降到水中时容易产生气泡,易使测试员误认为产品有问题;2、垂直式测试机测试时有问题产品产生气泡不易到达水面,故每组产品检测时间较长,测试效率不高;3、垂直式测试机测试出有问题产品后,不易分辨出是哪件产品有问题,需要重复测试,进而测试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半自动气压密闭性测试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半自动气压密闭性测试机,包括:
测试机架,测试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升降气压缸的升降架;
侧式测试台,其后端与测试机架绞接,其前端通过升降气压缸与升降架连接;
测试装置,设置在侧式测试台上;
气压控制装置,分别与测试装置及外部气压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存储箱,设置在测试机架外。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挂件钩,挂设在设置于存储箱6上方的辅助钩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测试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推拉气压缸,设置在侧式测试台上;
端头承载箱,与推拉气压缸伸缩端连接;
至少四组测试端头,由充气端头及承接端头构成,两者连接处相对应,充气端头设置在端头承载箱上,承接端头固定设置在侧式测试台上,每个充气端头上均设置有进气端口;
管位调节装置,由位置调节机构及卡托组成,卡托设置在位置调节机构上,位于充气端头与承接端头之间,且卡托上的V形口与充气端头与承接端头连接处位置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气压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与外部气压装置连接的第一气压阀、用于与升降气压缸连接的第二气压阀、用于与推拉气压缸连接的第三气压阀、用于与充气端头的进气端口连接的第四气压阀、分别与上述四个气压阀连接的PLC控制箱以及与PLC控制箱连接的控制按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推拉气压缸为两个,测试端头为八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置调节机构包括:
高度调节件,通过螺丝固定在侧式测试台上,高度调节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卡托的第一卡托片的第一卡槽以及第一U形口;
宽度调节件,设置有用于安装卡托的第二卡托片的第二卡槽及第二U形口,宽度调节件通过两个螺丝及八个螺母穿过第二U形口及第一U形口并与高度调节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如下:
首选根据所要测试的管件长度及直径调节管位调节机构设置卡托的高度及宽度,其次通过PLC控制箱控制第一气压阀、第二气压阀、第三气压阀及第四气压阀的进气量,从而控制外部气压装置进气气压、升降气压缸拉动侧式测试台升降速度及停顿时长、拉气压缸给充气端头及承接端头与管件接触位的压力大小及停顿时长以及由充气端头向管件内充气压强大小。
测试机调试完成后,测试员可以通过挂件钩将管件直接安放于调试好的卡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测试装置的管位调节装置可将所要测试的管件预先放置在上面,完全避免了现有侧式测试机易发生夹伤检测工人手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检测机半自动化检测,而且还可以一次检测多个产品且不需重复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位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位调节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挂件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华栋,未经吴华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7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